出自我


方案名稱:秀出自我


原設計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三年級
陳美冠、楊珮妤

、理論基礎

    郭為藩認為「我」是我們日常語彙中運用最廣的一個字,甚至在獨自思考中,也總是想到「我」自己,「我」在人際關係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引自郭為藩,民61)。因此「我」是代表每一個生命最原始的開始,了解自我進而肯定自我就成為我們每個生命中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引導我們學生從自己生命的起源到自我了解與自我肯定並進而尊重自我、欣賞生命就成為當前青少年輔導的重要課題之一。

    除了我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之外,從我與他人的關係認識自我,也是個人獲得自我觀念的主要來源,因為周圍的人只要和自己有來有往,他們都是反應自我的鏡子,尤其在個體幼小時,父母教師都有意的施予教養感化,加上他自己對人模仿學習,逐漸對自己略有認識。長大後,人際關係增多,從家庭中的感情關係,擴展到外面的友愛關係,而在國中時期的同儕關係也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重要來源之一(張春興,民73)。

青少年是個體一生之中發展最快速且身心變化最急遽的時期,無論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皆面臨重大的改變,尤其國中生正值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階段,如何給予國中學生適切的教育與引導,使其順利發展,一直是教育輔導上備受關切的課題。因此我們依據以下幾個理論基礎來設計「自我概念」輔導活動方案。

二、自我發展理論

(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

依據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中所提,青少年正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identity and roleconfusion)的階段,這是一個由兒童到青少年的轉變時期,個體在進入青少年期後基於身心發展與社會需求,必須把兒童期以來的認同形象加以重整,並進一步尋求自我、肯定自我(引自石培欣,民89)。青少年期是形成自我認定的關鍵期,青少年在此階段中必須為以後的發展方向做一準備,在此階段中發展成功與否,決定了「自我認定」或是「角色混淆」,也就對自我產生信心,或是角色緊張、沒有目標,如果在此階段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話,會影響往後其他階段的發展。而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感深受家庭、社會、教育的影響,所以如何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增加自我認同是本方案設計的重點。

(二)Fromm的自我影像論

精神學家Fromm說:「青少年期最重要的課題是尋找和確立一個自我形象。」(引自林群芳、林育仰、許警麟、岳俊芳,民90)自我影像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包括: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能做什麼?我該往哪個方向前進……等。每個人都在做這樣的自我追尋,希望勾繪出一個清楚、明朗、積極的自我影像。自我是多方面的:「我健康嗎?」這是生理的自我;「我行不行?」「我能不能?」這是智能的自我;「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是興趣的自我;「我很穩定?還是很神經質?」這是情緒的自我;「我該跟哪些人做朋友?」「我的人緣怎麼樣?」這是社會的自我;「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價值的自我。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個人是處在一個動盪不安的主觀世界裡,很需要找尋一個積極而穩定的自我影像,才不會迷失。

(三)Rogers的自我概念論

Rogers的人格理論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概念,當個人知覺到外在世界中的事物,然後給予這些事物意義,且能夠知覺到自我,於是這些知覺與意義的整個系統便構成個人的現象場。其中個人被視為「我」、「自己」等部分便組成「自我」。而「自我」是代表著一組有組織的知覺系統,且是可覺知的。同時Rogers視人為不斷往前進的,因此他相當強調「自我實現」,「實現」指的是一種傾向,個體自身從一個單純的結構,朝向更分化、更統合的狀態邁進。(林群芳、林育仰、許警麟、岳俊芳等,民90

Rogers的自我論中有兩個重要的觀念,一為「自我觀念」(self-concept),一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Rogers的自我概念,可以簡要的歸納為以下四點:

1.個人對自己的瞭解與看法稱為「自我概念」,其中主要包括「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能做什麼?」;擴而大之包括個人的知覺、意見、、態度、價值觀等,合成構成具有獨特性的「我」

2.自我觀念是主觀的,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未必與自己所具有的客觀條件相符合,有的人客觀能力頗高而且頗有成就,但可能在他自己看來卻是一個失敗者。

3.個人時時以自我觀念為依據,評量自己的處事待人的經驗。如所得的經驗與自我觀念不符合,即將產生焦慮,焦慮累積過多難免引起情緒的困擾。因此,生活適應良好者多能適當的吸收經驗,並調理自我觀念使兩者相符合。

4.自我觀念可隨個人經驗的增多而改變,而且由自我概念可發展形成高層的「社會我」與「理想我」;前者是一種個人相信別人對自己看法的自我觀念,後者是一種自己希望做什麼樣人的自我觀。與「理想我」相對的是「現實我」,理想我與現實我愈接近,或是理想我是由現實我為基礎發展而得者。 

(四)青少年的自我概念

  1.意義

       自我概念是整個青少年自我體系的核心,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的總和,亦即個人試圖解釋自己、建立基模,以便將自己的印象、情感與態度組織起來,簡單的說自我概念就是個人對自己整體的看法。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來看,個體到了形式運思的認知發展階段才能發展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因此到了青少年階段個體才會思考自我,具有自我意識並且能具有反省的能力。此外,青少年階段的個體更重視他人及社會的反應,會由別人來看自己,轉而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觀點。(黃德祥,民85

2.特徵

(1)與認知發展平行:

青少年由於認知發展進入形式運思期,因此可以運用更抽象與主觀的字眼描述自己。

(2)改變速度最大:

    青少年時期對自我的看法是人生各階段自我概念改變幅度最大者。

(3)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青少年男生的自我概念具有自我滿足與成就取向;女生則較具社會性與尋求幫助的取向。

(4)行為與自我概念並非全然一致:

   青少年的「真實我」與「理想我」會有不一致的情形產生。 

3.內涵

(1)生理我:指對自己身體、外表的自我觀點。

(2)心理我:指對自己內在思考、感受、價值與態度的自我評價。

(3)社會我:指對於自己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等看法。

(4)道德我:指對自己的價值觀、道德判斷與道德實踐之自我看法。

(5)家庭我:指對做為家庭成員的價值感與勝任感。

(6)理想我:指青少年理想上的自我,也就是對自己將來的期望。

(7)自我尊重:指青少年接納自己、尊重自己及自我信心的程度。

(8)自我能力:青少年對自己所擁有的資質潛能與成就程度的看法。

三、生命教育理論

    由於社會變遷,許多固有的價值與道德也在改變,成長中的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及自我概念發展的過程中,一旦遇到壓力或挫折,往往不知如何是因應活尋求協助而做出戕害生命的舉動。因此生命教育的推動可以引導學生在探討整個生命過程時促發個體思考生命的本質,培養其生命正向積極的態度,並有能力解決生命中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何福田,民90)。

    每一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這樣的獨特性突顯了生命的價值,也正因為每個生命都有與生俱來的特性,使得每個造物主所創造的生命因此顯得更加可貴。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於透過生命教育課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思考自己生命的歷程以及每項重要的生命事件對自己的意義,同時個人應該如何加以面對與採取行動。生命教育是一種自我認識及自尊的教育,它可以促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自我概念,以及自己的性格。同時,因為體會到生命的可貴,理解人所具有的主體性與自由性,因而在自我的層次之外,能對周遭的各種生命現象抱持尊重的態度與關懷(何福田,民90)。

美國教育學者Remen1999)說過,「生命的意義探索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心靈上的力量以超越生命的迷思與困境,思考生命意義並不是要避開生命痛苦,而是發揮個人生命的整體性,思考我們是誰?我們想要做什麼?生命的定位與歸處在何處?」(引自黃庶深,黃禎貞,民90)我們希望透過自我概念輔導活動方案課程協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生命意義,肯定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活出快樂自信的自我。

以下再針對生命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內涵作介紹(張美蘭,民90):

(一)     生命教育的意義

1 .教育是一種自我發展的教育

生命在不斷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循序漸進,且依循可預期的模式發展,而且在每一個階段中皆有其發展任務。

2.生命教育是生涯規劃與輔導的教育

     每一個存在的個體都有需要滿足的動機,讓自我生命的感受獲得最大的存在意義,因此協助個體對自己性向,能力、興趣等自我的探索是生涯規劃的首要任務。

3.生命教育是種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重要的是生活,因為生活重視自我生活的照料、生活習慣的養成、生活調適、人際互動、社會能力以及道德、責任、良心、尊重等情意的培養。

綜合上面所述,生命教育的意義可歸納為:生命係指從探討整個生命的過程中,協助學生去認識自我,學習尊重與關懷他人,進而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生命的意義與本質,並培養學生積極正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     生命教育的目的

    生命教育的目的除了在喚起青少年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與關懷生命外,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詮釋,茲介紹如下(引自張美蘭,民89):

    陳芳玲認為生命教育是在輔導學生體驗與建構生命的意義,進而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輔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尊與自信,並學習充實生活的方法,促進潛能的發展與實現;輔導學生反省確立人生觀及價值觀;提升對己與人的關懷,增進學生人際互動的能力。

    黃雅鳳認為生命教育是在協助學生認識自己,進而尊重自己與他人,善待自己與他人的一種生命終極關懷的教育。

    楊仲傭認為生命教育是在輔導學生熱愛自己、尊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進而適應生活中許多的不如意。

    吳武雄認為生命教育是在輔導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進而實現自我;增進學生人際溝通技巧,加強人際和諧相處的能力;協助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提升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吳瓊洳認為生命教育是在協助學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歷程,欣賞生命的美麗與可貴,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李遠哲認為生命教育是在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尊重生命、欣賞生命、愛惜自己、勇於面對挫折、應變與生存、敬業樂業、信仰與人生、社會關懷與正義等。

    楊金柳認為生命教育是在提升學生的自我肯定,增加對生命的認識與欣賞,增加挫折容忍力。

()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的內涵不但包含了生與死,同時也涵蓋了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環境、人與社會、人與宇宙等各種關係的認識,其中人與自己的向度主要是要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的價值而且要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進而發揮潛能,實現自我。

四、結語-運用生命教育以增進學生自我概念

    生命教育層面包含非常廣泛,而自我概念亦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青少年正值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國中生的學習過程中必須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使其從自我生命的起源進而能對自我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從他人的回饋中自我認同,終而形成正向積極的自我概念。

五、參考書目

石培欣(民88)。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福田主編(民90)。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麗娟、邱為城(民76)。國民中學班級輔導活動實施設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金樹人等著(民85)。班級輔導活動設計指引。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庶深、黃禎貞(民905月)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教育意義感影響之研究。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德祥(民8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群芳、林育仰、許警麟、岳俊芳(無日期)。自我認識與自我探索。民國92719日取自於http://guidance.heart.net.tw/

郭為藩(民61)。自我心理學。 台南市:開山出版社。

張春興(民73)。成長中自我的探索。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美蘭(民89)。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方案設計核心概念

一、方案總目標

(一)協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及國中三年發展的可能性。
   
(二)協助學生發掘內在的潛能,並使之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透過學生間的互動和分享,強化其自我表達的能力。
   
(四)協助成員能夠自我了解、自我接納。

二、方案設計構想

方案設計構想圖

  

文字方塊: 我的故事

 


 

                

 

 

 

 

 

 

 

 

 

 

 

 叁、方案設計成果    

第一單元  輔導活動設計方案

單元名稱

我的故事

適用年級

國一下

編製依據

自編

所需時間

45分鐘

編製者

陳美冠、楊珮妤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本校位於都會區邊陲務農鄉鎮,學生對自我概念薄弱,缺乏自我認識與了解,特設計本方案協助學生透過與父母的互動及如何看待自己名字的故事增進自我了解。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方面

1.了解認識自己的方法。

2.了解個別差異的事實。

二、技能方面

3.知道如何運用了解自己的方法。

4.知道如何參與討論。

5.學習互相回饋的方法。

三、情意方面

6.建立自我概念與認識。

7.培養自我覺察習慣。

 

 

1-1能知道了解自己的方法。

2-1能說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3-1能運用了解自己方法的技術過  程。

3-2能向父母尋求支援。

4-1能在團體中發表與傾聽。

5-1能說出從別人回饋中獲得什麼,也能回饋給別人什麼。

6-1從彼此分享中獲得較多的自我認識形成自我概念。

7-1能由活動中學習自我覺察。

方案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教具

 

3-2

 

 

 

 

3-2

 

 

 

7-1

 

 

 

 

1- 1

2-1

3-1

1- 1

 

5-1

6-1

 

7-1

一、課前準備

1、學生應於課前完成教師交代之作業,詢問父母親自己名字的由來及命名的用意、期望。

2、教師應先準備好教具。

 

二、暖身活動

1、檢核同學進行家庭作業情形,自由簡單發表遇到的困難、趣事或其他。

2、教師引導同學思考上次交代之作業,並以教師本身的名字為例,訴說自己名字的故事與由來,以協助同學思考自己名字的故事。

三、發展活動---名字的故事

3、教師說明本活動之進行方式與用意,並做一簡單的指導示範後請同學在學習單上邊想邊寫下來。

4、教師巡視同學進行情形,適時指導有疑問之同學。

5、依據本活動內容進行討論與分享。

6、讓同學自由發表或隨機抽問同學。

7、讓同學間兩兩相互回饋,增進彼此的了解。

四、教師總結

   8、綜合以上活動,邀請同學分享本堂課的省思與收穫整理,並完成學習單之問題。同學自由發表所得。

   9、教師針對本次課程做總結。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名字的故事學習單

 

 

 

 

 

 

 

第二單元  輔導活動設計方案

單元名稱

我是誰?

適用年級

國一下

教材來源

自編

所需時間

45分鐘

編制者

陳美冠、楊珮妤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本校位於都會區邊陲務農鄉鎮,學生對自我概念薄弱,缺乏自我認識與了解,特設計本方案協助學生透過同儕間互動的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方面

1.了解認識自己的方法。

2.了解個別差異的事實。

二、技能方面

3.知道如何運用了解自己的方法。

4.知道如何參與討論。

5.學習互相回饋的方法。

三、情意方面

6.建立自我概念與認識。

7.培養自我覺察習慣。

1-1能知道了解自己的方法。

 

2-1能說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3-1能運用了解自己方法的技術過程。

4-1能在團體中發表與傾聽。

5-1能說出從別人回饋中獲得什麼,也能回饋給別人什麼。

6-1從彼此分享中獲得較多的自我認識形成自我概念。

7-1能由活動中學習自我覺察。

方案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教具

 

 

 

 

 

 

 

2-1

2- 1

3- 1

 

 

 

 

3-1

 

 

 

4-1

 

 

5-1

6-1

7-1

 

 

一、課前準備

 1.同學應同班至少一學期,對彼此有些基本認識。

 2.教師應準備好教具。

二、暖身活動

  1、教師引導同學思考並完成「我是一個     .的人」之未完成語句。

  2、邀請同學自由發表或隨機抽問同學。

  3.、接著詢問同學了解自己的方法有哪些?然後將之結果歸納後導入本單元之發展活動,透過同學的回饋是一個認識自己的管道。

三、發展活動-----周哈里窗探索之旅

3、教師說明本活動之進行方式與用意,並做一簡單的指導示範:應先獨自完成;接著與同學合力完成Ⅱ、Ⅲ、Ⅳ

4、教師巡視同學進行情形,適時指導有疑問之同學。

5、依學習單活動內容進行討論與分享。

6、讓同學自由發表或隨機抽問同學。

7、讓同學間兩兩相互分享回饋。

四、教師總結

   8、綜合以上活動,完成周哈里窗探索之旅中間的統整部分,對本堂課做一省思與收穫整理。

   9、邀請自願分享的同學回饋本堂課所得。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周哈里窗探索之旅

學習單

 

 

第三單元  輔導活動設計方案

單元名稱

自我寫真

適用年級

國一下

編製依據

自編

所需時間

45分鐘

編製者

陳美冠、楊珮妤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本校位於都會區邊陲務農鄉鎮,學生對自我概念薄弱,缺乏自我認識與了解,以第一單元及第二單元為基礎,設計本方案協助學生透過的統整與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              認知方面

1.了解認識自己的方法。

2.了解個別差異的事實。

二、              技能方面

3.知道如何運用了解自己的方法。

4.知道如何參與討論。

5.學習互相回饋的方法。

三、              情意方面

6.建立自我概念與認識。

7.培養自我覺察習慣。

 

1-1能知道了解自己的方法。

2-1能說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3-1能運用了解自己方法的技術過程。

4-1能在團體中發表與傾聽。

5-1能說出從別人回饋中獲得什麼,也能回饋給別人什麼。

6-1從彼此分享中獲得較多的自我認識形成自我概念。

7-1能由活動中學習自我覺察。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具

 

 

 

 

 

 

4-1

 

 

 

 

 

 

1-1

 

 

2- 1

3- 1

5-1

 

 

6-1

7-1

一、課前準備

1. 同學對自我有些概念。

2. 教師應準備好教具。

 

二、暖身活動

  1、讓同學自由發表或隨機抽問同學對於市售寫真集的種類與看法。

  2、教師引導同學思考市售寫真集中走正向、健康、陽光路線者,所要表達的意念為何(展現自己的特色或特質、想法)。

三、發展活動---自我寫真

3、教師說明本活動之進行方式與用意,並做一簡單的指導示範:請同學劃一簡單之自我人體圖像,並從頭到腳標示自己擁有的特質、優點、特殊才能、優勢等。

4、教師巡視同學進行情形,適時指導有疑問之同學。

5、依據本活動內容進行討論與分享。

6、讓同學自由發表或隨機抽問同學。

7、讓同學間相互回饋。

四、教師總結

   8、綜合以上活動,邀請同學分享本堂課的省思與收穫整理。

   9、邀請自願分享的同學回饋本堂課所得。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人體圖像海報

自我寫真學習單

 

 

 

 

 

 

 

 

第四單元  輔導活動設計方案

單元名稱

逐夢踏實

適用年級

國一下

編製者

陳美冠、楊珮妤

所需時間

45分鐘

學生背景分析與方案設計構想

本校位於都會區邊陲務農鄉鎮,學生對自我概念薄弱,缺乏自我認識與了解,以前三單元為基礎,設計本方案協助學生透過的統整與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      認知方面

1.   知道自己國中三年的目標

2.   知道自己可以努力的方

二、      技能方面

    3.培養學生生規劃國中三年的 目標的能力

三、      情意方面

    4.增進同學們的自我了解

    5.培養自我覺察的習慣

 

1-1能說明自己國中三年的目標

2-1能說出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3-1能規劃國中三年的生活

3-2能列出國中三年的努力方向

4-1能聽他人敘說經驗與心得

5-1能主動與他人分享自己心得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2-1

3-1

3-2

 

1-1

4- 1

1

一、暖身活動(作夢時間 )

  1、放「我的未來不是夢」歌曲一段

  2、請同學根據自己國一上學期的國中生活情形想像自己的國中三年要如何規劃(配合)(指導語:請同學將眼睛輕輕的閉上,並將全身的肌肉與心情放輕鬆,依據我們前三週上的課程內容,及你對自己的了解與國一上學期的國中生活情形,想像一下你未來的國中生涯將要如何過,你的目標在哪裡?例如成績排名、身材發育、人際關係……等)

二、將自己想像的內容寫來(如附件)

1、       老師可以做一簡單的示範

2、       老師巡視同學寫的內容

三、討論與分享

1、       依據之前上課分組情形做剛剛想像內容之討論

2、       彼此互相給回饋

3、       老師亦可以到各組參與討論分享

四、各組推派一名代表報告各組分享內容

五、老師針對這次課程引導說明並做四次課程總回顧(老師說:每個同學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請同學善用自己的優點與特長,好好規劃國中生活,相信你將是一位快樂的國中生。) 

六、填寫課程回饋單(如附件)

5

 

 

 

 

 

 

 

 

 

 

10

 

 

 

10

 

6

 

10

4

歌曲CD與音響

 

音樂CD與音響

 

 

 

準備附件

 

 

 

 

 

 

 

 

 

 

準備附件

 

                 

 肆、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