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砰呸˙生活優美—生活美學

 


活動名稱:拍拍砰呸˙生活優美—生活美學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9級  林雅珞

主題名稱

拍拍砰呸˙生活優美—生活美學

適用年級

國中三年級

適用人數

40

編製日期

98/1/5

帶領日期

98/1/12

單元時間

45分鐘*3

教材參照

自編

編製人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99級乙班 95110069林雅珞

教學方法

討論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概念獲得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活動設計法

設計依據

馬斯洛認為人類所有行為均由需求所引起,且人類的需求可分為高低層次,低層次的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求,這四種需求屬基本需求;高層次的需求包括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以及超越的需求,而這四種需求屬衍生需求,衍生需求為個體心理成長所必須,故又稱成長需求或存在需求。馬斯洛審美需求的理論指的是,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諸如希望事物具對稱美、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尋真理公平等心理的需求屬之。另外,馬斯洛指出就嚴格的生物學意義而言,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飲食需要鈣一般,美有助於使人變的更健康。    

詳見【附錄一】

教學資源

筆電、音源線、投影、ppt、影片《大自然的美》、《駱駝駱駝不要哭》、分組名單、座位表、情境卡、生活美學相本、彩色筆、生活美學相片集。

教材分析

教師藉由相關的的教材,如影片、文字、音樂等,分別從視覺、聽覺兩方面先引導學生思考生活美學,

讓學生有其基本架構後,再從其他角度介紹生活美學,像是由我們其他的感官,嗅覺、觸覺、味覺等,

擴大學生的思考,以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美的敏銳度,並且能發現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

學生分析

現今學生外在物質的誘惑遠比從前多出很多,學生沉溺於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漸漸地似乎喪失最初對美的感受,在目前包裝精緻化的文化中,期望導引學生重新發現自己對美的簡單感動。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   認知

1.           學生能從各類素材中知道何謂美的事物。

 

2.           學生能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美學。

3.           學生能知道何謂生活美學。

4.           學生能瞭解每個人對每有不同感受。

 

二、   情意

5.           學生能從各類素材中體驗美。

6.           學生能欣賞生活中美的事物。

7.           學生能尊重他人對美的感受。

8.           學生能珍惜所擁有的美。

 

三、   技能

9.            學生能表現何謂美。

 

 

 

10.         學生能辨識何謂美。

 

 

1-1學生能從各類素材中說出至少三項視覺之美。

1-2學生能從各類素材中說出至少三項聽覺之美。

2-3學生能講出至少三項生活美學。

3-1學生能說出生活美學的定義。

 

4-1學生能說出一項他人和自己所認為不同的美。

 

 

5-1學生能從各類素材中中講出自己對美的感受。

6-1學生能講出一項生活中對美的事物的感受。

7-1學生能在他人發表自己意見時,專注聆聽。

8-1學生能說出生活美學的重要性。

 

 

9-1學生能畫出至少兩項視覺之美。

9-2學生能寫出至少兩項視覺之美。

9-3學生能畫出至少兩項聽覺之美。

9-4學生能寫出至少兩項聽覺之美。

10-1學生能模擬聽覺之美。

10-2學生能從影片中找出美的片段。

10-3學生能從生活中找出屬於美的事物。

 

 

單元一:視覺饗宴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1-1

5-1

7-1

10-2

課前準備

1.教師事先把全班同學分成五組,然後把分組名單和座位表公佈在黑板上,請同學利用下課時間找到自己的組別,上課時按照座位坐好。

一、準備活動

(一)建立班級默契

1.以呼喊口號的方式和學生互動以及掌握班上秩序。

2.當老師喊「拍拍砰呸」的時候,同學就要接著喊「生活優美」。

【指導語】:

各位同學,老師現在要和大家建立小小的默契,如果老師喊「拍拍砰呸」,各位同學就要接著喊「生活優美」,這樣大家瞭解了嗎?那同學我們現在來練習一次吧!

(二)說明本週的主題,並介紹視覺之美。

1.本週的主題為拍拍砰呸˙生活優美—生活美學。

2.教師介紹生活中的視覺之美有哪些,例如美麗的風景、路邊的小花、滿天飛舞的蒲公英、媽媽粗糙的雙手、爸爸驕傲的笑容。

【指導語】:

大家期不期待今天的課程呀?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探索的主題很特別也很有趣,這次的主題叫做「啪啪砰呸•生活優美—生活美學」,老師要和同學一起來探索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哪些?那麼,一開始我們就先從視覺之美出發吧!ㄧㄝ

(三)暖身活動

《美麗新世界》

1.教師播放一段影片,請同學找尋影片中美的地方。

2.影片結束後,小組內討論3分鐘,接著教師邀請同學發表(一組發表內容不超過三項)。

【指導語】:

接下來老師會播放一段影片,同學要從影片中尋找你們認為美的事物,影片結束後,小組內進行討論3分鐘,一組一次只能發表不超過三項美的事物,我們也要給其他小組發表的機會,這樣同學有聽不懂的地方嗎?

:同學在發表時,如遇到其他小組不認同學發表的內容,教師需要求學生尊重他人發言。

 

15’

 

 

 

2’

 

 

 

 

 

3’

 

 

 

 

 

 

 

10’

 

 

 

 

 

 

※分組名單、座位表【附件1-1

 

 

 

 

 

 

 

 

ppt—視覺饗宴【附件1-2

 

 

 

 

 

※播放影片《大自然的美》

4-1

6-1

9-1

9-2

二、發展活動

《美的國度》

1.教師各組發下1.一張情境卡2.一人一份的生活美學相本3.彩色筆,請各組同學依照情境卡上的情境,設想可能會有的視覺之美,可用圖畫或書寫的方式表現,時間為   5分鐘。

2.完成後,各組輪流上台發表討論結果,發表的時間為3分鐘。

【指導語】:

每一組同學都有拿到一張情境卡了嗎?現在老師想請各組同學依照情境卡上的內容,想想看在這樣的情境下,會發現哪些美的事物,同學可用繪畫或書寫的方式表現在你們的情境卡上,老師會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去完成。完成之後,請每組同學上台發表你們的成果,發表的時間為3分鐘。

 

20’

 

5’

 

 

 

15’

※情境卡【附件1-3、生活美學相本【附件1-4、彩色筆

5-1

6-1

8-1

9-1

9-2

10-2

三、綜合活動

(一)《美的物語,一同來彩繪》

請同學畫或寫下所知道的聽覺之美於生活美學相本中,可以是課堂中所提到,也可以是自己其他的想法,活動時間為8分鐘。

【指導語】:

聽完同學剛剛精彩的發表,相信大家又多認識了更多不同的視覺之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份生活美學相本嗎?老師想請大家從剛剛同學的發表中,畫圖或書寫的方式,紀錄你欣賞的美的事物在你們的生活美學相本上,除了同學的發表外,也可以補充自己其他的想法唷!老師會給大家8分鐘的時間去完成,這樣大家還有其他問題嗎?

(二)教師作總結,總結這堂課所提到哪些視覺之美,並且說明這些美其實隨處可見,而每個人對美有其不同的看法。

【指導語】:

各位同學,今天這堂課下來我們有提到哪些視覺之美呢?視覺之美不只限於從美術館、藝廊中才能看到,今天我們討論的視覺之美,其實都圍繞在我們的生活四周,以前的我們沒有發現,只要透過不同角度去欣賞,美俯拾即是,老師希望上完今天這堂課,大家能發覺更多在你身邊的視覺之美。

接著老師想討論有關於對美的看法,同學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各組有沒有遇到大家對美意見不一致的地方呢?其實美是一種個人的感受,一樣事物能帶給你感動,因為這樣的感動才讓我們發現了它的美,像是課堂上老師所介紹的母親粗糙的雙手、父親驕傲的笑容等,所以美是因人而易的,沒有一個人的答案是標準答案,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尊重每個人的看法,用別人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美。

   

10’

8’

 

 

 

 

 

 

 

2’

 

 

 


 

*附件

[附件1-1]

 

[附件1-2]

 

[附件1-3]

[附件1-4]

 

單元二:聽覺饗宴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1-2

5-1

7-1

 

一、準備活動

(一)介紹今天的課程主題—聽覺饗宴。

【指導語】:

今天的課程主題為聽覺饗宴,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生活美學,各位同學都有按照上次的座位坐好了嗎?也別忘記我們的小小默契「啪啪砰呸,生活優美」,各位同學都準備好了嗎?那老師要開始正式上課囉!

(二)暖身活動

《聽覺大找碴》

1.教師先播放一段影片《駱駝駱駝不要哭》,影片結束後,問同學在影片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把同學發言的內容寫在黑板上。

【指導語】:

老師會播放《駱駝駱駝不要哭》的預告片,請同學告訴老師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教師請同學閉眼後,再播一次影片,請同學仔細聆聽影片,聽到了哪些遺漏的聲音(黑板上所沒提到的)

【指導語】:

現在老師會再播放一次影片,這次請大家閉上眼睛再聽一遍,請大家試著去感受閉眼聆聽有什麼樣不同的感覺,這次你又聽到了哪些剛剛你所沒聽到的聲音?

3.請同學發表

(三)介紹聽覺之美。

教師介紹生活中的聽覺之美有哪些,例如動聽的歌聲、清晨的鳥鳴、媽媽關心的話語、小娃娃的笑聲。

【指導語】:

透過剛剛的活動,大家可以發現原來閉上眼聆聽,聽覺會因此變得更為靈敏,那麼如果場景轉換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閉上眼聆聽,我們又會聽到哪些不小心被我們遺忘的優美樂音呢?接下來,老師會藉由聽覺帶領大家去認識美,請各位同學仔細的聆聽唷!

 

12’

2’

 

 

 

 

5’

 

 

 

 

 

 

 

 

 

 

 

 

5’

 

 

※影片《駱駝駱駝不要哭》

 

 

 

 

 

 

 

 

 

 

 

 

 

 

 

 

 

 

ppt—聽覺饗宴【附件2-1

4-1

7-1

9-3

9-4

10-1

二、發展活動

《美的國度》

1.教師各組發下1.一張情境卡2.一人一份的生活美學相本3.彩色筆,請各組同學依照情境卡上的情境,設想可能會有的聽覺之美,可用圖畫或書寫的方式表現,時間為   5分鐘。

2.完成後,各組輪流上台發表討論結果,發表的形式必須以聲音模擬的方式表現,時間限制為5分鐘。

【指導語】:

每一組同學都有拿到一張情境卡了嗎?現在老師想請各組同學依照情境卡上的內容,想想看在這樣的情境下,會聽見哪些美的事物,同學可用繪畫或書寫的方式表現在你們的情境卡上,老師會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去完成。完成之後,請每組同學上台發表你們的成果,在發表聽覺之美的時候,必須要以模擬聲音的形式表現,引導台下同學聯想,可以用敲擊或是人聲模擬,譬如講到清晨鳥鳴時,接著要模擬小鳥啾啾的叫聲。發表的時間為5分鐘,其他同學要記得老師上堂課所提到的尊重,同學在發表的時候要仔細聆聽,同學還有其他不懂的地方嗎?

 

10’

 

5’

 

 

5’

※情境卡【附件2-2、生活美學相本【附件2-3、彩色筆

5-1

8-1

9-3

9-4

10-2

 

三、綜合活動

(一)《美的物語,一同來彩繪》

請同學畫或寫下所知道的聽覺之美於生活美學相本中,可以是課堂中所提到,也可以是自己其他的想法,活動時間為15分鐘。

【指導語】:

請各位同學,把今天課堂中你所認為的聽覺之美,用繪畫或書寫的方式紀錄在你們的生活美學相本上,可以是同學發表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時間限制為15分鐘。

(二)教師作總結,總結這堂課所提到哪些聽覺之美,並且說明如同視覺之美一樣,聽覺之美處處可得,只要同學願意仔細聆聽。

【指導語】:

今天課堂中我們提到了哪些聽覺之美呀?其實就如同視覺之美一樣,聽覺之美處處可得,只是有時候我們會不小心忽略了!找個時間閉眼聆聽,去發現圍繞在你生活中的聽覺之美吧!

如果今天回家以後,意外發現今天課堂上所沒提到的美,不論是視覺或聽覺,都可以把它補充在生活美學相本中,下次上課的時候要記得帶來,我們還會繼續用到它唷!

 

18’

15’

 

 

 

 

 

 

3’

 

 

 

*附件

[附件2-1]

[附件2-2]

[附件2-3]

 

 

單元三:作個出色的生命攝影手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2-3

3-1

7-1

一、準備活動

(一)教師請同學拿出上兩堂課所畫製的生活美學相本,帶領同學回顧上兩堂課的內容。

【指導語】:

大家還記得我們上兩堂課做了什麼事嗎?老師帶領大家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去思考生活美學。同學請拿出你們的生活美學相本,在視覺方面我們看到了哪些?在聽覺方面我們又聽到了哪些呢?

(二)教師介紹何謂生活美學。

生活中處處有美,時時有美,美學要和生活緊密結合,萬物靜觀皆自得,處處留心皆是美。 認同自己的生命,用心體悟,專注認真的生活,即是 「生活美學」。教師需引導同學思考生活美學並不限於從視覺、聽覺去發現,還可以從我們其他的感官去體驗,像是嗅覺、觸覺、味覺等。

【指導語】:

經過兩堂課下來,大家對美有沒有一些心得呢?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老師美的定義為何?

其實生活美學的範圍很廣,不只單從視覺、聽覺兩方面可以包含一切,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探索,譬如嗅覺,家中煮飯的香味、觸覺,抱著心愛娃娃的感覺、味覺,喝到熱騰騰的巧克力等。生活中處處有美,時時有美,美學要和生活緊密結合, 生活之中,不一定要去美術館、畫廊欣賞畫展才是美, 或是去聆聽一場音樂會才是美,有時只要能讓心靜一 靜,沉思一些事物,萬物靜觀皆自得,處處留心皆是美。 認同自己的生命,用心體悟,專注認真的生活,即是 「生活美學」。

 

13’

5’

 

 

 

 

8’

※請同學拿出生活美學相本

 

 

 

2-3

4-1

10-3

二、發展活動

《相片人生》

教師發下生活美學相片集,請每位同學思考一天下來生活當中所發生的美,畫製一張張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相片集,畫製的內容可以畫出自己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的美(可依上兩堂課所畫製的生活美學相本),但內容必須要具有可行性,活動的時間為15分鐘。

【指導語】:

同學可以從上兩堂課所畫製的生活美學相本,以及其他的感官角度去思考一天下來生活當中所發生的美,製作一張張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相片集,內容可以畫出自己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的美,但必須要具有可行性,活動的時間為15分鐘。

 

15’

15’

※生活美學相片集【附件3-1

4-1

6-1

7-1

8-1

 

三、綜合活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1.邀請同學分享自己的生活美學相片集。

【指導語】:

各位同學都完成自己的生活美學相片集了嗎?老師想邀請同學和我們一起分享你們的故事。

2.教師作總結,希望同學能不要忽略生活中單純的美,並且珍惜你所擁有的美。

【指導語】:

相信上完這三堂課,大家對生活美學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各位同學能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其實「美」並不一定要很複雜、精緻,簡單的事物就能構成簡單的美,靜下心來,我們會發現美就在我們四周,試著去體驗並且最重要的—學會去珍惜。

3.寫回饋單

教師發下回饋單請同學填寫,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指導語】:

請各位同學完成回饋單上的內容,完成後小組統一收回,交至台前。

 

15’

10’

 

 

 

 

3’

 

 

 

 

 

2’

 

 

 

 

 

 

 

 

 

 

 

 

※準備回饋單【附件3-2

 

 

 

*附件

[附件3-1]

 

[附件3-2]

 

*理論基礎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 教育部教學研發組 王淑慧

需求之相關理論與評估方式

大 綱

 

一、需求定義

需求(needs)包括生理與心理的需要,乃一種剝奪狀態,可激勵個體採取行動,達成目標(goal)(Darley, Glucksberg & Kinchla, 1991)。

Houle1996)定義需求是一種在某些必要(necessary)或慾望(desirable)的需要(require)或想要(want)之情境(condition)或狀態(situation),常用來表達個人或團體中普遍或特定狀況之不足,此需求可由個人自己認知或他人決定。Coon2000)則表示需求是促使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需求會導致驅力產生,進而以行為表現來達成目標與需求量的降低。請參見圖2-2-2

                                                    圖2-2-2 動機形成模式

                                             資料來源:Coon (2000), p.404

國際教育百科全書(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中Suarez1994)認為需求的概念包括三種意義:

()需求是一種差距(discrepancy):需求是實際狀況與目標狀況間的差異。

()需求是一種希欲(want)或偏好(preference):個體所知覺的欲求和喜好。

()需求是一種不足(deficit):個體未能達到或保持最低的滿足水準。

Scissons1982)為了區辨不同的需求定義,以能力(competence)、動機(motivation)和適切(relevance)等三個名詞來說明教育需求的構成概念。能力是指工作上必須具備的知能;動機是指增進個人能力的傾向;適切是指學習某項知能對個體是有用的、有幫助的。故需求必須是能力、動機和適切三方面的結合,亦即個體意識到本身缺乏某項知能,且了解他對自己的重要性而產生學習意願。

綜上所述,需求是一個多元化的概念,涉及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而教育範疇所重視的需求則隱含引起動機,導致學習意願與學習行為,以滿足差距或不足,以及必要或慾望的需要或想要。

二、需求理論

需求是多重的複合概念,在心理學及社會學上都有學者提到需求的意涵,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形成不同的分類方式,故將就三種常在成人教育文獻上被引用與探討的需求分類進行說明,並分別依發表年代之先後順序詳述如下:

()馬斯洛(Maslow

需求原是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心理學家曾針對個體心理需求提出多種理論,其中以馬斯洛(A. H.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最知名且廣受支持。

馬斯洛認為人類所有行為均由需求所引起,且人類的需求可分為高低層次,低層次的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求,這四種需求屬基本需求(basic needs),基本需求係因匱乏而形成,故又稱匱乏需求(deficiency needs 簡稱D-needs);高層次的需求包括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以及超越的需求,而這四種需求屬衍生需求(meta-needs),衍生需求為個體心理成長所必須,故又稱成長需求(growth needs),或存在需求(beingneeds 簡稱B-needs)。低層次的匱乏需求為高層次成長需求之基礎,成長需求對匱乏需求有引導作用,兩者間具交互作用(Maslow, 1987Lefton, 1994;呂明、陳紅雯,1992;陳啟勳,2000;程薇,2003;布爾格,2004),詳細需求內容分述如下:

1.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指維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需求,人類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強烈、最明顯的一種需求,食、衣、住、行、性、睡眠、空氣等屬之。

2.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

包括安全、穩定、保護、免於害怕或混亂、以及有結構與有次序的需求,在於免於威脅、免於恐懼、個體生存的安全需求、預防危險與意外、環境安全保障,困難求人幫助、危險求人保護、職業希求保障、病痛希求醫治等屬之。

3.歸屬和愛的需求(Belonging and Love needs

愛的需要包括給予愛與接受愛,也就是指能友愛人,並能被人友愛,能隸屬於團體,並為團體所接受。包括:親子之愛、異性之愛、手足之愛;擴大為鄰居、親友之關懷,團體分子的接納與讚許等。

4.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s

尊重的需求可分成兩部分,相輔相成。一是自我尊重(Self-esteem),包括:勝任能力、自信心、成就、獨立自主、稱職本領、領導指揮等;另一則是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認、接納、賞識、注意、關心、支持、地位、名譽等。

5.認知和理解的需求(Need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指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之處想要理解的需求,有人稱之為好奇心,另外諸如探索、操弄、試驗、閱讀、詢問等亦屬之。顯然,在涵義上知的需求即屬學習動機。

6.審美需求(Aesthetic Needs

指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諸如希望事物具對稱美、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公平等心理的需求屬之。另外馬斯洛認為美的需要與人的自我形象有關,他指出就嚴格的生物學意義而言,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飲食需要鈣一般,美有助於使人變的更健康。

7.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是個人最高層次的需求,一種成為獨特自我、實現自我潛能、不斷發展及做最高度創造的需求。

8.超越的需求(need for transcendence

指個人期望在作為上超越物質條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現出具有創造性的人格品質。

多數學者將上述需求以金字塔方式作層級式陳述,以解釋其間之關係。事實上層級間並無截然的界線,而是有相互重疊的地方,因此,並非等到某一需求獲得百分百的滿足之後,上一層級的需求才顯現,多數人在同一時間內,常是部分需求有滿足,部分需求尚未滿足,通常需求滿足的程度是由下往上層級遞減(Davidoff, 1987)。請參見圖2-2-4

 

 

 

 

 

 

 

                   圖2-2-4 馬斯洛的需求階層理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與彙製而成

縱使馬斯洛的需求階層中並未特別提出教育與需求的關聯,然而各種形式的教育是人類為了滿足與提昇心理需求的重要媒介,因此亦可將教育需求視為滿足個人心理需求的另一種形式表現(林振春,1995)。此外,馬斯洛的需求階層確立了全人(whole person)觀點,其生理、情緒、智能需求皆相互關聯,就教育意義而言,學習者若飢餓、生病或受傷,就不會有求知意願(朱敬先,1997),由此可知需求與教育之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