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教育之『是男生?還是女生?』

 


活動名稱:兩性教育之『是男生?還是女生?』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5級  杜爾倫

 

單元名稱

兩性教育之『是男生?還是女生?』

次數

第一次

人數

40

時間

45分鐘

地點

一般教室

方案編製

輔三甲 91110040杜爾倫

適用對象

一般學校國中三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藉由本堂課來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兩性刻板印象,並且宣導兩性平等的重要性。

學生背景分析

經過了兩年的國中時期,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在生活中可能常會接觸許多兩性之間的事情,而有些社會上的兩性刻板印象已經影響了他們的觀念與想法。

理論背景

一、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

性別(gender)即是我們常稱呼的男性及女性的形成原因。在兩性關係中有關性別的部分,其內容涵括了生物學上的性及心理上的、社會上的及文化上的性別層面,亦即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大層面。而性教育則是屬於兩性關係中的一部份詳見附錄一

準備器材

ppt、視聽器材、影片、回饋單。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時間

器材

備註

默契建立

 

 

 

 

 

 

暖身活動:

「腦筋動一動」

 

 

 

 

 

 

 

 

 

 

 

 

 

男女大不同

 

 

 

 

 

 

 

 

 

 

 

影片欣賞:

「家事分工,兩性更輕鬆」

 

 

 

 

 

 

 

 

 

 

建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以幫助教學順利。

 

【指導語】:「各位同學大家好,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要先請大家一起來建立我們之間的默契。當老師把手指放在嘴巴前面的時候,請各位同學停止一切活動看到老師這邊,可以嗎

 

一、引起動機

(一)       暖身活動

「腦筋動一動」。

【指導語】: 各位同學,現在老師會問幾個問題,請大家依直覺來回答。下面會有幾個問題,是有關職業的問題,如果你覺得是男生人數比較多的職業,請舉手;如果你認為是女生

人數比較多的職業,請不要舉手。老師會把大家的想法在黑板上分類。好,現在大家仔細聽囉。

問題詳見附錄(二)

(二)活動進行

(三)活動結束後,心得分享

【指導語】: 以上的問題老師已經幫大家做了分類,那現在有沒有同學想要分享看看為什麼會覺得這些職業會男生或是女生做的呢?

不管哪個職業是男生比較多或是女生比較多,其實男生女生都可以做,也希望各位同學以後不要認為好像都是另一種性別的人在工作,就放棄了機會,說不定你會做的更好。

二、發展活動

在上課之前先把班上分成五組,每一組分配一個題目做討論。之後再做每組的呈現。

(一)活動內容說明

【指導語】:待會老師會給每一組一個問題,都是有關兩性方面的議題,請同學在討論之後派人上台呈現,不管是演戲、或是口頭等等方式都可以,請各位同學發揮你的創意。

問題詳見附錄(三)

(二)討論進行

◎上台呈現

(三)結束後,心得分享

藉著五個問題來做討論,看看學生對於自己所負責的問題有何看法。

 

三、綜合活動

(一)影片說明

【指導語】:接下來要給同學看的是教育部所製作的短片,請各位同學仔細觀看。等下我們會作一些的討論喔

(二)影片播放

(三)問題討論

【指導語】:各位同學家中的家事都是怎麼分工的呢,有沒有哪位同學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呢?

(四)課程結語

希望在今天的課上完之後,大家能知道自己受了社會的哪些影響,而有了一些性別上的刻板印象。可以想想什麼樣的觀念才是正確的,也要慢慢修正不正確的觀念。

(五)填寫回饋表

詳見附件(一)

1’

 

 

 

 

 

 

  1’

 

 

 

 

 

 

3’

8’

 

 

 

  

 

 

3’

 

 

 

 

 

5’

16’

 

8’

 

 

 

1’

 

 

5’

3’

 

 

1’

 

 

 

 

 

視聽器材

 

 

 

 

 

 

ppt&視聽器材

 

 

 

 

 

 

 

 

 

 

 

 

 

ppt&視聽器材

 

 

 

 

 

 

 

 

 

 

 

影片&視聽器材

 

 

 

 

 

 

 

 

 

 

 

 

 

 

 

 

 

 

 

 

 

 

 

 

 

 

 

 

 

 

 

 

 

 

 

需先分組

 

 

 

 

 

 

 

 

 

 

 

 

 

 

 

 

 

 

 

 

 

 

 


*附錄

[附錄二]

1、軍人

2、醫生

3、警察

4、科學家

5、畫家

6、廚師

7、總統

8、建築師

9、 

[附錄三]

1、在公司內女性員工的產假與坐月子的時期是否支薪?

2、男女生是否都有生理週期?

3、男生比較適合做主管還是女生?

4、展覽場都是show girl 為什麼沒有 show boy

5、女生一定要在家做家事、帶小孩嗎?

*附件

[附件一]

團體輔導

兩性教育之「是男生?還是女生?」課程活動回饋表

日期:_______________

性別:男__________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不確定  滿意  非常滿意

1.對於這次課程活動整體的滿意度         1      2      3      4     5

2.對於這次課程活動的氣氛               1      2      3      4     5

3.對於報告同學(講師)的表達能力和表現    1      2      3      4     5

4.對於整個活動進行的方式               1      2      3      4     5

5.對於整個活動內容帶給你的收穫         1      2      3      4     5

6.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參與度             1      2      3      4     5

7.對於這次活動有什麼建議和任何想說的……

 

*理論基礎 

一、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

性別(gender)即是我們常稱呼的男性及女性的形成原因。在兩性關係中有關性別的部分,其內容涵括了生物學上的性及心理上的、社會上的及文化上的性別層面,亦即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大層面。而性教育則是屬於兩性關係中的一部份。

青少年乃指介於兒童期到成年期的一個過渡期,一般泛指13歲至19歲的年輕人(黃德祥,民87) ,而國中生階段恰巧介於此時期;此階段的青少年,除了逢青春期,生理上因生長激素分泌所產生的生長陡增現象,還包括其所引發之心理變化、社會適應等。針對此階段發展之青少年,有許多學者針對此提出不同的理論加以解釋。

二、以性別角色發展而言,先就以下理論加以說明

1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

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將性心理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及兩性期。在每個階段中,作為滿足主要來源的行為,也由餵食、排泄而轉變為性活動,雖然階段的順序不變,但各個兒童的成熟程度決定了轉換發生的時間。

Freud認為個體在每個階段的經驗,將決定個體在成年時所具有的適應型態和人格特質,如果某個階段的需求未得到滿足或過分耽溺,可能會固著在該階段。在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一生人格的發展,主要決定於六歲以前。而在其理論中所謂的「兩性期」乃指青春期至成年以後,這時期的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及心理以上所顯示的特徵上,兩性間的差異開始顯著。自此之後,性的需求轉為對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性心理的發展於是臻於成熟。 

2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Bandura(1977)認為,青少年會透過觀察歷程進行學習,模仿同樣性別的人以學到很多的性別特性,並不需要個人親身體驗或直接受到獎懲。不論是家庭或社會環境等,都足以提供許多的楷模,使其得以模仿;模仿的主要原因則在於他們於過程中被鼓勵、獎賞。因此社會學習論者亦認為,孩子是經由模仿及獎懲二個過程的交互作用以學到性別角色的。

3Kohlberg的認知發展論

Kohlberg是以Piaget的認知論為基礎,針對心理分析及社會學習論的缺失提出性別角色發展歷程的看法。認知理論認為個體會去模仿或認同某一性別,是因其意識並認同自己的性別,發展出性別概念及認同,這是一種認知能力。

青少年在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三方面的轉變及壓力時,常對其產生莫大的衝擊及情緒之變化,在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將人類的發展分為八個時期,屬於青春期(青年期)的青少年在此階段則需面臨自我認同及角色混亂的發展危機。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青少年需要獲得自我的獨特感,並學習獲得社會中有意義的角色與地位。Erikson認為「愛」亦是此階段朝向認定的途徑之一。透過與他人的親近共享思想感情,青年人提出自己有待驗證的自我,因其所引起對方的反應,而對自我作更加的澄清。

4HallMargaret Mead

除了FreudErikson針對此時期青少年身心變化所提出的理論之外,HallMargaret Mead亦提出不同的理論說明之。

Hall主張青年期重大的生理變化也會導致重大的心理變化。他相信年輕人為了適應將其引入「風暴與壓力時期」(storm and stress)的身體變化所做的努力。Hall視青年期為充滿強烈、不定情緒的時期,但其會從中便得更堅強。

Margaret Mead則強調文化因素在青年過渡期中的重要性;Mead認為一個讓兒童看到成人性行為,看嬰兒的出生、是死亡為自然、做工作的事、表現自信甚至優勢的行為,而且確知成人角色預期的社會中,青年人所受到的壓力很小。

針對以上理論,面對現今青少年在現階段對自我的認同的需求,除了自學業成就中獲得之外,尚需藉由更多人際間的互動達到對自我能力的肯定,而兩性相處亦屬社會人際中的一環,是青少年所需面臨的課題之一。

5、結論

就心理發展而言,此階段青少年對性別已逐漸好奇,並逐漸嘗試摸索之;在這之下,當青少年對兩性的認知上不夠健全,或僅侷限於對兩性生理的認識時,常影響青少年不知道如何適當與異性相處,並自相處過程中保護自己、尊重自己及對方。往往在衝動之下,反而造成彼此的傷害,影響個體之發展甚鉅。

而就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而言,此時期者多已進入Piaget所謂的抽象運思期,對於認知部分上已可加強其觀念之澄清及講解,促使其對性別有更多的認識,而避免陷入迷思之中而不自覺。

因此團體之設計即針對青少年對兩性生理、心理及社會部分做連貫的設計,希望藉由時次團體過程能幫助青少年對兩性的差異、性別角色及自我保護等兩性相關課題有更多的澄清及認識,減少其在此「風暴期」中有所迷失。

因此在團體設計中,除增強團體凝聚力之外,主題可以依次為兩性生理、心理及社會差異的了解,並加強性別角色及期待的認識,以及加強其對喜歡與愛的分別,在相處中如何自保等。在過程中,則透過冒險歷程以連貫所有團體及主題,使成員成為冒險活動中的一份子,而主題即為團體過程中的新挑戰、新刺激,藉此使成員於活動、教育及體驗中,增強對自我的概念及對兩性的認知,以達到團體的目標設定。 

三、九年一貫想杏議題課程目標

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了解性別意義、兩性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兩性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正確的兩性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這三個層面,可以推衍出以下六項課程目標:
1)了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

2)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以突破兩性的社會期待與限制。

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
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
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立兩性平權之社會。
6)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參考資料 

http://counseling.ncue.edu.tw/group20.shtml

http://guidance.ncu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