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即是轉機—自殺預防

方案名稱:危機即是轉機—自殺預防

原設計者:彰化師範大學輔諮系90級乙班鄭婉如
  1. 方案名稱:危機即是轉機—自殺預防
  2. 適用對象:國三學生
  3. 方案目標:1.幫助學生體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4. 2.增加對自我的肯定

    3.在遇到挫折時所產生壓力的紓解

  5. 理論基礎:近年來,國內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在引起廣泛的討論。面對這樣的消息,不僅讓人惋惜一個青少年生命的結束,也造就個人、家庭及社會無法彌補的損失。「冰凍三尺,非一日一寒」,青少年再決定以自殺來解決一切問題之前,常會有不同的徵兆顯現,往往會有蛛絲馬跡可循,若週遭人們能觀察入微,提高警覺,及早加以防範,大多能防止悲劇發生。自傷防治事一件攸關生命的嚴肅工作,其推展也是當今教育刻不容緩之要務。其相關的理論如下
  1. Erikson的心理社會論: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辨識與認定的階段,需要獲得自我獨特感,此時期的發展危機主要是與其辨識、認定或認同有關,如果發展健全,則個人對自己了解深刻,知道人生的意義;相反的,則會形成負向的自我認定,而迷失自己或逃避責任。
  2. Piaget的階段論:就皮亞傑的階段論而言,青少年的發展以進入形式運思期,思考能力漸成熟,能運用概念的、抽象的、純屬形式邏輯的方式去推理。依此特徵,使得青少年有充沛的思想,但因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劇烈變化,產生「自我意識」。而皮亞傑認為一個人若無法人我之間的差異,就會形成「自我中心主義」。又「自我中心主義」有一重要特徵『想像的觀眾』,是青少年自我傷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自殺者會把他們的行動視為對那些她覺得在排斥他的人的一種處罰,他們會沉溺想像那些他死後所留下給後人的哀傷何後悔之中。

而青少年一方面缺乏經驗,一方面面對自我辨識與認定、自我統合的危機,因此,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容易導致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加上社會的變遷,青少年生理發展比心理發展早,身心的失衡,造成情緒的困擾,而遭受挫折即內心的不平衡以致對人生產生消極的態度。嚴重者,會導致自殺念頭的產生。

三、Jocob提出解釋青少年自殺的長期壓力模式,可分為五個階段

  1. 長期的心理混亂與家庭衝突:自殺的青少年,其家庭常有混亂、衝突、婚姻不合、不穩定的情形,父母無法提供孩子所需單全感,以建立其自尊、自信、信任與希望,使孩子懷疑自己的問題。
  2. 家庭問題的擴大與個人的衝突:由於父母的極度控制、語言虐待、心理的懲罰或忽視皆使青少年感到不被喜愛、不被了解、被拒絕,而想要還擊。如果事情為好轉,則自我懷疑、無價值感會日益嚴重。
  3. 問題解決技巧逐漸失敗,與社會孤立程度的增高:青少年可能會以服從來討好父母,或以好的成績、成就、甚至服裝來獲取父母的贊同,如果這些行動無法得到父母的愛、了解或支持,則青少年會產生外觀的偏差行為,社會孤立的增加使青少年的支持系統斷絕,孩童時期所有的空虛感,無價值感的感受會日益嚴重。
  4. 希望的結束:一個壓力事件或圳後的打擊使青少年感到無望,此無往趕來自長期的挫折,而非單一的危機事件。
  5. 人為自殺是唯一的方法:在最後的階段,青少年由於無法獲得充實的生命而選擇死亡。

 

  1. 學生背景分析:社會頻傳自殺事件,住在繁華的都市且面臨聯考壓力的國三學生,。
  2. 實施流程

準備材料:將全班分成五組、自殺報導一則影印40份,錄影帶一卷

【教學活動】

  1. 15分 -生命過程 放一段嬰兒出身的溫馨鏡頭,再發一則自殺學生的報導,先由老師說明此次課程的內容。
  2. 15分 --自我優點大考驗 進行分組,在小組內進行活動,在小組中放置一張椅子,同學輪流站在上面說出自己的優點,快速的輪流,不行重複自己講過的優點。結束後,大家針對剛才的遊戲發表一分鐘感想,並由組長紛表代表各組分享。
  3. 20分--情境大考驗 由老師發下事先準備的五個情境(附件一),由各組抽籤,針對情境演出解決方法。各組在表演前必須先經過討論,而且必須演出兩種以上不同的情境結局。
  4. 10分總結 (1)老師徵求大家面對壓力、挫折所應對的方法寫在黑

板上,學生自由發由,腦力激盪,並由老師作整個課

程的統整、歸納。

(2)發回饋表讓學生填寫(附件二)

  1. 參考書目
  1. 蔡明昌 民83,對自殺行為的幾項迷失。諮商與輔導,(137) p15-16
  2. 許文耀 民87,自殺行為徵兆評估量表的編制。學生輔導,(56),p126-127
  3. 劉念肯 民85,青少年自殺行為的防治對策。諮商與輔導,(122),p16-18
  4. 劉安屯 民70,團體領導訓練實務。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5. 桑曄 民88,學校生活總體驗家人與我篇。幼獅少年,(267),p18-22
  6. 劉安真 民81,大學生生活事件,寂寞感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