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志」氣高─服務學習

 


活動名稱:年輕「志」氣高─服務學習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8級  林芃

 

主題名稱

年輕「志」氣高─服務學習

適用年級

國二35

教學時間

45*3

教材參照

自編

設計日期

97/1/1

教學日期

97/1/16

教學方法

老師講授、小組討論、實際參與志工服務、故事欣賞等

設 計 者

輔諮98乙林芃

 

 

 

九年一貫

課程目標

(1)實踐體驗所知

(2)省思個人意義

(3)擴展學習經驗

學習領域

能力指標

3-2-3-5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的心得。

3-3-2-5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理論依據

阿德勒的理論提到,生活意義是在於奉獻,這樣的意義是來自於他們對別人的貢獻;而在社會興趣的觀點中更提到,人們由與他人合作和共同的互動使其朝向光明面發展,在青少年階段若能夠了解助人與付出的真諦,是有助於發展與成長的順利;因此,在青少年階段若能夠學習為他人付出,則可幫助青少年順利的發展。(參見附錄一)

教學資源

筆記型電腦、powerpoint*2、學習單*2、影片、特質表、籤 

教材分析

【你知道嗎?】

透過老師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志工」所代表的意義,並且知道國中生所能夠參與的志工類型,最後,讓學生利用接下來兩個星期的時間,體驗早自習與中午在學校圖書館擔任圖書館志工。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透過觀賞他人參與志工的服務,能夠了解自己在參與志工服務的有利的特質,並且能預測自己參與志工時所伴隨的感受。

【我也辦得到!】

本次上課學生已擔任過圖書館志工,學生能夠實踐出志工的意義,並在小組內分享志工服務的心得。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國二學生,班級氣氛融洽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認知】
1.
使學生能了解志工的意義

2.學生能了解自己能成為那些類型的志工

 

【情意】
3.
學生能正確辨識出自己在志工服務時有利的特質

4.學生能知道參與志工服務的感受

 

【技能】
5.
學生能學會在圖書館服務的相關技能

 

6.學生能分享志工服務心得

7.學生能實際參與志工服務

 

1-1學生能說出志工的意義

2-1學生能講出一種國中生能參與志工  的服務類型

 

3-1學生能圈選出自己在志工服務時的有利特質

4-1學生能剪貼出參與志工服務時會有的感受

 

5-1學生能寫出三項在圖書館擔任志工所服務的事項

 

6-1學生能在小組中,唸出「我的志工經驗」文章

7-1學生能利用課餘時間,參與一項志工服務

 

 

【你知道嗎?】

 

 

 

 

 

 

 

 

 

 

 

1-1

 

  

 

1-2

 

《準備活動》

 ()說明上課主題並簡單介紹接下來三次的課程

【指導語】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要上課的主題是「年輕『志』氣高」,加上這一次的上課,總共會有三堂課的機會來介紹志工的意義、閱讀別人擔任志工的故事、也會有讓大家體驗的機會。

 ()建立默契

【指導語】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希望先與班上的個位同學建立起一個默契,當我說「大白鯊」你們要接著說「閉嘴巴」,那我們現在來練習一次(演練一次) 

《發展活動》

()講述「志工」的意義

【指導語】接下來,老師要向大家講解我們今天的主題,志工的意義,到底什麼是志工呢?請各位同學一定要仔細的聽,講解過後會有問題要問大家喔!

()問題時間,點三位同學來回答(PART1)

()介紹各種服務類型

【指導語】在了解志工的定義後,或許有些人會對志工到底要做些什麼有點疑惑,老師馬上就會介紹志工的服務類型,同學們一樣要仔細聽喔!

 ()問題時間(PART2)

 

  

2’

 

 

 

2’

 

  

10’

 

  

2.5’

 

10

 

2.5’

 

 

 筆電、單槍

 

 

 

 

 

 

ppt()

 

 

 

 

ppt()

 


 

【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7-1

 

 

《綜合活動》

()總結本次上課的內容

【指導語】我們再這一堂課了解到了志工的意義…

 ()讓學生選定參與圖書館志工的時間,並發下學習單一

【指導語】為了讓各位同學對於志工更有概念,在接下來兩個星期的早自修與中午會要求同學到學校圖書館擔任圖書館志工。而學習單是要讓各位在這兩個星期內完成的,請大家在每次上課都要帶來,別弄丟了喔!

1’

 

 

15’

 

 

  

學習單一*35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準備活動》

()回顧上星期課程,介紹本次課程

【指導語】今天我們要上課的主題跟上個星期一樣是「年輕『志』氣高」,但是我們今天主要是要讓各位同學能夠再看完其他人的志工故事後,對自己有所省思,這一次老師準備了五個志工的故事,請各位同學先分成五組,再在小組中一起討論故事。 

()分組

【指導語】在開始上課前我們要先做個分組,並將桌椅排成適合討論的樣子。(七人/五組) 

()默契練習

【指導語】「大白鯊」「閉嘴巴」 

《發展活動》

()每組發一種故事,小組七人一同讀同樣的故事

()讀完故事後,請小組推派一人到台上向大家講述故事的大意。

【指導語】老師線再在每一組發下一張志工故事,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來閱讀,有十五分鐘的時間讀,讀完後,依序從一到五組,請各組推派一位同學到台上向全班同學講述故事內容。

 

1.5’

 

 

 

 

2.5’

 

0.5’

 

 

15’

10’

 

 

 

 

 

 

分組座位表

畫於黑板上

 

 

 

 

 

 

志工故事五份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3-1

4-1

 

 

7-1

《綜合活動》

()發下學習單二、感受與特質表,並講解學習單

【指導語】在看完自己組別的故事,與聽完別組的志工故事後,老師現在發下去學習單,請大家依照學習單上的描述完成,共有10分鐘的時間。

 

()老師總結本次課程,提醒下星期要帶學習單一

()桌椅恢復原狀

 

 

10

 

 

 

3’

2.5’

 

 

學習單二*35

特質感受表*35

 

 


 

【我也辦得到】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7-1

 

 

 

 

 

 

 

5-1

6-1

《準備活動》

()回顧前次課程

【指導語】在前面兩次的課程中,我們了解了志工到底是什麼,也看過別人的志工故事,今天要換同學來分享自己的志工服務心得喔!

()分小組

【指導語】一樣我們必須先分組,組別和座位方式和上個星期都一樣,請大家開始動作。

 ()練習默契「大白鯊,閉嘴巴」

 

《發展活動》

()每個人在自己的小組內,輪流念自己學習單一上的文章。

【指導語】現在分好組後,請各位拿出我們在第一次上課發的學習單,並且在小組中大家輪流唸給彼此分享,同組的組員也要給彼此一點鼓勵喔,時間共有二十五分鐘

 

《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

【指導語】相信大家再這三堂課下來,對於志工有了很多的體會,也希望同學不只是在老師所規定的情況下才去擔任志工,『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唯有在自願服務中,人民才有公民的樣子。」』,老師用這句話來勉勵大家,期待同學們能夠因為真正出於志願的服務,獲得更多的東西。

 ()座位恢復

 

1.5’

 

 

2.5’

 

1.5’

 

 

25’

 

 

 

 

7’

 

 

 

 

2.5’

 

 

 


 

*附件

[附件1]學習單一

年輕志氣高

我是  __________                                     _________

《一》時間:____________日,星期____

  早自修  07:40∼08:10

  午 休 12:30∼13:00             (請勾選)

 

《二》在擔任圖書館志工的時間內,我做了這些事…

.

.

.

《三》請將本次參與圖書館志工的經驗,以「我的志工經驗」為題,寫一篇200字的文章。

 

 

 

 

 

 

 

 

 

 

 

 

 

 

 

 

 

 

 

 

 

 

 

 

 

 

 

 

 

 

 

 

 

 

 

 

 

 

 

 

 

 

 

 

 

 

 

 

 

 

 

 

 

 

 

 

 

 

 

 

 

 

 

 

 

 

 

 

 

 

 

 

 

 

 

 

 

 

 

 

 

 

 

 

 

 

 

 

 

 

 

 

 

 

 

 

 

 

 

 

 

 

 

 

 

 

 

 

 

 

 

 

 

 

 

 

 

 

 

 

 

 

 

 

 

 

 

 

 

 

 

 

 

 

 

 

 

 

 

 

 

 

 

 

 

 

 

 

 

 

 

 

 

 

 

 

 

 

 

 

 

 

 

 

 

 

 

 

 

 

 

 

 

 

 

 

 

 

 

 

 

 

 

 

 

 

 

 

 

 

 

 

 

 

 

 

 

 

 

 

 

 

 

 

 

 

 

 

 

 

 

 

 

 

 

 

 

 

 

 

 

 

 

 

 

 

 

 

 

 

 

 

 

 

 

 

 

 

 

 

 

 

 

 

 

 

 

 

 

 

 

 

 

 

[附件2]學習單二

年輕志氣高

我是  __________                                     _________

(一)看完了別人參與志工的故事後,請想一想,剪貼下故事中志工所擁有的特質後,並將自己也同樣擁有的特質,用色筆圈出來喔!

 

 

 

(二)不論你是否已經參與了圖書館志工的服務工作,請將參與志工服務時會有的感受,剪貼在下面的框框中。

 

 

 

[附件3]特質表感受表

 特質表

 

順從 害羞 謙虛 精力充沛 善於表達 野心強 勤奮缺乏條理 誠實 坦白 穩定 理性 批判 

崇尚理想 情緒化 喜歡解決問題 內向 好奇 

說服力強 冒險 重視方法 保守 追根究底 

人緣好 寬宏大量 實際 溫和 有親和力 合作

喜歡與人接觸 喜歡助人 為他人著想 隨和 善體人意 溫暖 順從 獨立 節儉 謹慎 感性 

有自信 喜歡引人注意 喜歡教導別人守本分 

按步就班

 

感受表

 

擔心的 痛苦的 驚訝的 害羞的 生氣的 焦慮的困惑的 滿足的 疲憊的 傷心的 害怕的 緊張

 憤怒 焦慮 尷尬 高興 無聊 哀傷 煩躁

難過 幸福 失望 恐懼  矛盾 憂鬱 平靜

 


[附件4]志工故事五份

志工故事一

關懷另一個世界

 文/賴昭男

一輛計程車顛簸的行駛在路上,不時還要迴避路旁維修馬路的工程車。沿著這條路直走,轉省道3號,就可以到達新竹縣一個偏遠的小鄉鎮──峨眉。

峨眉鄉公所旁矗立著一棟七層樓的建築──天倫館,那是全峨眉最高的建築,也是峨眉教會的所在地。范牧師夫婦在新竹縣峨眉鄉作社會關懷服務至今已二十多年,在峨眉可說是無人不曉。好心牧師的幫忙師母從小住在離峨嵋不遠的橫山鄉,生活相當的困苦。很小的時候,師母就感染了小兒麻痺,全身軟趴趴的,只能躺在床上,像個布袋戲的玩偶一樣。師母的媽媽不斷到處求神拜佛,但是一直到五、六歲了,卻都不見好轉。師母的媽媽開始萌生放棄的念頭,就按照客家習俗把師母放在地上任其自生自滅。正當年幼的師母幾近奄奄一息的時候,一位牧師經見到了這個情形,告訴她不要迷信,並自願帶范師母去看醫生。師母的媽媽擔心家裡的錢不夠,這位牧師也慷慨的答應先幫忙支付部分治療費用,帶著師母一路南下到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兒童療養院接受專業的治療。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全民健保,對一個鄉下的人家而言,像師母這樣的小孩是家裡很大的負擔。「那位牧師和我們也不算熟識的親戚,他為什麼要關心我們?為什麼那麼願意幫助我們?」師母激動的說著,「那時候大家都很窮,對於那位牧師的好心我們無以回報,只能說教會有辦什麼活動,我們家就積極參與。」

 一生的事業

 師母那時對教會充滿了好感,也開始接觸信仰。橫山沒有教會,這些牧師和一些服務的大學生都是從北埔那邊過來的。「我那時心裡想,以後我有機會,我也要跟他們一樣幫助別人、服務別人。畢竟我的命是他們撿回來的,我非常感恩。」從那時起,師母就決定效法牧師幫助人。21歲時,師母認識了范牧師。范牧師來自問題家庭,從小父母離異,在自己的家裡感受不到幸福,直到他國中時參加了教會舉辦的夏令營,第一次感受到幸福,就在這時候他也決定長大要像牧師服務公益。兩人神學院畢業後,先來到北埔服務鄉民。後來他們發現峨眉比北埔更為偏僻,沒有教會,也沒有現代化的工廠,對外相當的封閉。大約民國七十五年的時候,他們就決定到峨眉服務。

 照顧老人 

為了和峨眉的老人家親近,范牧師和師母逢年過節都會在教會煮菜燒飯,請老人家吃飯。范牧師和師母也開始學唱山歌民謠,陪他們一起唱歌。慢慢的就跟他們成為好朋友。釵h老人家年輕時沒機會讀書,范牧師和師母就把教會當做教室,開辦老人大學、民謠班、識字班。他們會用新竹縣的本土語言客家話陪老人們一起讀聖經、向上帝禱告。鄉下醫療環境很差,生活物資缺乏,因此范牧師和師母會請一些退休的醫生,或者願意下鄉的大學生服務隊幫老人們免費量血壓、看病,替他們做比較完整的醫療服務。這些老人家往往一個人住,沒什麼錢,生活相當窮困。生了重病,也沒有家人可以照顧他。這時神父和師母就會不辭辛勞的替他送醫院治療,再幫他辦手續,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師母感嘆的說:「雖然鄉公所也會派遣工作人員,但通常是女性,沒辦法做粗重的工作,也不能每個晚上都去照顧。」而牧師對病人的照顧可說是無微不至,甚至還願意替重病患者清潔穢物。范牧師和師母對病人的悉心呵護,好幾次令醫院的護士誤以為他們是病人家屬。護士小姐有一次還問師母怎麼不留在醫院好好照顧病人,師母講起這段烏龍,忍不住笑著說:「他不曉得我們和病人根本非親非故呢!」

 教導孩子

 每年開學時,范牧師夫婦就到學校詢問有沒有註冊費繳不出來的小孩,如果有,他們就會幫他註冊,並且主動接觸這些家境不好的小孩。在鄉下,這樣的小孩不在少數。他們從小父母沒辦法在身旁照顧,不是爸爸發生意外,就是媽媽離開家,最後就變成阿公阿嬤在照顧小孩。阿公阿嬤能力有限,於是產生了釵h問題。有很多人以為,這些小孩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因此建議范牧師和師母去申請金錢補助來幫助那些孩子,但范牧師和師母卻不這麼做。師母認為大筆金錢的補助對於窮人家而言,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假使我們常常給他們很多錢,他們會習慣這種『錢來伸手』的生活,開始依賴我們,結果什麼事都不做,整天好逸惡勞。」師母感嘆的說:「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完善的教育。」這群小孩的資質其實不差,卻因為沒有適當的指導,無法在課業上有很好的表現。常有小孩自暴自棄,不再努力。范牧師和師母因此不辭辛勞,每個週六一大早就開車到清華、交通大學門口,載大學生到峨眉鄉的復興國小替小孩做課業輔導,傍晚時分再將大學生送回去。而週日全天,范牧師夫婦也開放教會讓大學生來做課業輔導。寒暑假還會在國中、國小舉辦夏令營。在這些課業輔導和營隊當中,除了學習課業與一些才藝,范牧師和師母總會諄諄的教導小孩子們作人的道理、如何和父母溝通、了解父母等等。這些非常重要的價值觀都是單給孩子金錢教不來的。

 錢以外的幫助

 師母喜歡拿自己為例子,以身作則:「師母雖然腳不方便走,但我還有一雙手、有眼睛、有嘴吧呀!」師母想要告訴小孩們的,其實是不要在乎錢財這種身外之物,而要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事物。對於這些孩子,與其給他們大筆金錢,師母寧可少量而長期的提供補助。例如每個月一千元,讓基本生活不成問題。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台灣世界展望會行之有年的補助方式。雖然范牧師和師母沒有很多錢,但他們懂得去尋找外部資源。譬如有的父母離異、爸爸坐牢,或者爸爸重病、意外身亡的小孩,范牧師和師母就會將他們轉介給台灣世界展望會,讓他們接受展望會的補助。師母認為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協助具有正面效益,這種方式因為金額不多,讓照顧小孩的阿公阿嬤也要負一定的責任。而且隨著小孩升學,補助金額也會提高,鼓勵小孩努力向學。有的小孩就因此一路讀到了大學。

 將來的希望

從事公益服務這麼多年來,師母了解全台灣各地的鄉下地區,孤苦伶仃的老人和缺乏教育資源的小孩不可勝數。范牧師與師母兩人在峨眉這個小小的地方默默的做著善事,但他們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人跟他們一起做服務。不僅僅在峨眉,也不僅僅在新竹,而是在全台灣各地都要有人願意投身服務。「最主要是實在的做,而不只是要錢。」師母再一次的強調錢不是最重要的事。大家常常在談募款,如何募款,怎麼募款,募款成效如何?但范師母說:「我們需要的不是募款,而是募『人』。」下午三點左右,微風伴著微暈的陽光吹過范師母的髮梢。說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以後,師母靜靜的坐在桌旁,陷入了彷彿深思的靜默。

 

 

志工故事二

馬偕志工小故事 2007/07/15 03:58  

徐伯均,一個清華大學材料系四年級的學生,功課表現亮眼,也積極的參與學校活動,深獲合作夥伴的信任與支持。但在這些風光的學校生活之外,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新竹馬偕醫院的義工。

 

一場車禍造就一個熱血的義工

    那一天,伯均家教完騎機車時,突然撞上了從小巷子出來的另外一位騎士。當下他機車的大燈毀壞,腿也受了傷;對方倒是還好,車壞的也沒有他的嚴重。但是伯均自認車速太快,煞車不及,才會撞上對方,於是急忙道歉。意外的是,那位小姐一點也不在意,反而提出交換車的提議,讓伯均騎她的車回去,並且還和他平分修車費。 之後,伯均騎著她的車去屈臣氏買東西,心想進去一下就出來了,於是就隨便亂停車。「大概是因為腿受傷,走太慢了……所以一出來就發現車被拖吊走了!」伯鈞笑著說。當時他還想著要坐計程車去把車給贖回來,卻苦無車的行照。在無計可施的窘境下,他只好告知對方,請她一起去贖車。雖然處於這種尷尬的情況,對方卻還是非常體貼,認為伯均還是個學生,賺錢很辛苦,於是便將所有的罰金一肩扛下。修車錢平分還說得過去,可是車子被拖吊卻完完全全是自己的過失阿!對方竟然可以這麼的不計較,這讓伯均感到十分的驚訝與感動。「她可能會覺得沒什麼,但我卻記得的很清楚。」伯均表示。於是,這在他的心裡面埋下了一顆助人的種子,讓他期許自己也可以擔任像對方那樣為別人付出的角色,因此,伯均來到了馬偕。

 

急診室的春天 

    在清大有門可以去馬偕當志工的課,只要當當志工,寫寫報告就好了。這門課對於伯均而言,一來可以幫助別人,二來又可以拿到學分,真是一舉兩得。但伯均卻沒有修這門課。他認為,假如一本書看了沒有感覺,還要寫報告會很痛苦;另外一方面,他只是想助人而已,並沒有貪圖這個學分,所以他反而是利用馬偕招募志工的時候進去。伯均被分配到的地方是急診室。電影上頭演的急診室,通常是個會有人滿頭滿臉的血被送進去的地方;不然就是會有人自殺上演一場感人的愛情戲碼。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那樣。你!把口罩拿下來!

 外表帥氣的伯均,常常會成為護士姊姊們調侃的對象。在醫院裡,通常都要帶著口罩以示安全,他也不例外。有一次跟兩位服務員聊天聊的很愉快時,其中一位姐姐就叫他把口罩脫下來,想看他一整張臉。當伯均拿下口罩之後,姐姐們都覺得他很帥,於是接下來的一整天都在做正事與抬槓中度過了。在快要結束之前,有位護士姊姊發現他們一直聊天,護士姐姐很疑惑的開口:「妳們兩個為什麼一直夾著他聊天啊?你!把口罩拿下來!...恩,你還滿可愛的!」剎那間,一切問題都獲得解答了。

  剛開始當志工的伯均,除了跑跑腿外,還要推床跟領藥,甚至,有時候還要幫病人量耳溫。基本上,量耳溫的機會對於當志工的人而言並不多,因此當伯均可以幫一個小妹妹量耳溫時,他還滿興奮的。豈料妹妹在量的過程中,竟然跟爸爸媽媽抱怨:「吼∼外面的人的用得很痛!」

  除了口罩和耳溫事件外,伯均在急診室裡還有碰到過名人。有一天,伯均看見一個女生陪著一個頭破血流的病人來急診室,雖然很血腥,但好險還有意識,不算太危險。過沒多久,急診室又進來了很多人來探望那個病人。其中,他發現有一個人長得好像五月天裡的阿信!往別處看,竟然還有人長得像怪獸!整體一看,怎麼那五個人長得好像五月天!後來他才發現,那個頭破血流的人原來是去看五月天的演唱會被砸到頭了,女生則是演唱會的工作人員,而那些很像五月天的人呢?當然就是五月天了!

 

看見人的自尊

   伯均第一天當志工時,有一位老先生來掛急診,看起來非常的痛苦。後來他稍作休息,可愛的孫子一直在床頭邊跟他玩。這看起來似乎很不識相,爺爺都這麼痛苦了還來吵他。但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很不舒服的爺爺微笑了,而整個氣氛都變溫和了。

  在急診室裡除了會看到老人家之外,還會看到小嬰兒。有一次,有個媽媽帶著小嬰兒來到馬偕,真的是個很小的小嬰兒,「頭大概比壘球小一點點,眼睛也都睜不太開。」伯均形容。那個小嬰兒有很嚴重的黃疸症狀,護士小姐告訴伯均,新生兒大部分都會有黃疸的現象,通常過幾天就會消退,但是一些先天性的肝炎就會造成滿嚴重的結果。伯均想起媽媽曾經告訴過他,自己剛出生的時候曾發燒了一個禮拜,當時全家人都很擔心。伯鈞第一次聽到時還不覺得怎麼樣,但現在卻能夠想像那種心被揪在一起的感覺。對照現在,在馬偕的急診室裡,媽媽抱著小嬰兒開始低聲哭泣,不知怎地,小嬰兒也開始哭,在人煙稀少的急診室裡成為唯一的聲音,哭泣的聲音。

    推床也是志工的主要工作,但是通常志工會邀請家屬一起推床來增加他們的責任感。那次伯均也是這麼做。有一對夫婦來掛急診,從穿著上來看似乎生活不好過,急診室裡出現這種困苦度日的人已是常態,經由生病後,經濟上更是雪上加霜。丈夫看起來好像是胃痛,倒在床上痛苦難當。伯均習慣性地說:「家屬請來幫忙推床喔!」妻子驚訝又猶豫的看著他。伯均心想:「搞什麼阿?」因為這種情況也曾出現過,像是雍容華貴的婦女帶著老父母出現,他們會擺出很煩的表情,心不甘情不願的幫忙。伯均一度以為她也是這樣,但錯了。那個驚訝又猶豫的眼神消失,也沒有不情願的態度,那位妻子一跛一跛的走向前幫忙。是的,一跛一跛的。原來她是小兒痲痺患者。她承起了她的責任,也拾起了她的自尊。

 

沒有錢為什麼要做?

  現在伯均為了要準備GRE考試,已經許久沒去了。他有點惋惜自己沒有常去跟病患聊天,也苦無機會跟他們聊天,因為都要站在一個定點,也不好走過去跟他們聊。伯均認為這是一個障礙,是一個需要去克服的障礙,像是對於那位哭泣的媽媽,伯均就無法跟她講任何安慰的話,這是他感到很遺憾的事。

  伯鈞曾經在一次幫病人提點滴的時候,被病人詢問當志工有沒有錢拿。他說沒有,而那位病人立即接話:「這又沒有錢拿,為什麼要來做這種事?」這讓伯均滿感嘆的,就好像當初他不小心撞到的 那位 小姐一樣,雖然是那麼的體貼與友好,但在現在人的眼裡不是心機鬼,就是大笨蛋。伯均認為,當志工只是興趣所在,他從來就沒有考量過金錢這個因素。但他也坦承,如果時間上沒有辦法配合,他還是會選擇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像有些人來當志工,但是在固定班裡常常不到,可是沒有人會說他們沒有愛心,因為人本來就應該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是做愛心或幫助人,都是要行有餘力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心無旁鶩。

 

採訪後記

 

    採訪伯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可以對自己的事情侃侃而談,並且不會害怕錄音。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他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對自己的生活也很有計畫。採訪時除了問志工的事情,我們也有聊了一下天,有一種「聽『均』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從他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待人處世的方法。跟他在梅竹賽時共事過,那時候就覺得他實在是個很溫和的人,應該說,就算生氣也不太會表現在外,並且盡力維持團體和諧的氣氛,這是我一直很欣賞他的地方。

  有些人做善事是為了沽名釣譽,但是伯均絕對不是這種人,我也很欽佩他在學校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之外,還願意去醫院貢獻自己的心力與時間,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有些大學生只知道讀書,不然就只知道玩,像他這樣會想到要服務社會的學生真是不多了。但是清大的學生也算很不錯,BBS有關公益的討論串也漸漸變多了。我想我現在應該也要去馬偕當義工,不然之後畢了業要上班就不一定有時間可以去,趁現在時間還算彈性,衝了吧!

【文/李湘慈】

 
 

志工故事三

「我只是去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清大資工黃楷倫

 

『高中時代,曾經想當個很棒的醫生,然後到山上去行醫救人。

  前陣子看到白色巨塔裡面的關欣,她等於實現了我的夢想。

  盡自己的心力去幫助別人,看到病人好了所得到的回報,我想是這世界上最可 

  貴的滿足感。

  雖然後來沒當成醫生,但是希望去幫助別人的心願還是要達成,

  因為這是我跟自己的約定。

  也因為這樣才參加炬光服務社,當了將近四年的志工。』

 

小時了了大亦佳

 

    今年就讀清大資工系大四的黃楷倫,允文允武且才華洋溢。他表示「家庭」對他有著極深遠的影響。父母民主但不放任的管教方式,訓練他成為一個善於「自我管理」的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爸媽就不會盯我做功課了,因為他們相信我會自動自發,他們比較重視的,是我的五育發展。」因此他培養了廣泛的興趣,樂於學習各種新事物。母親對音樂的情有獨鍾更是讓他因此浸淫於音樂之下,擅長鋼琴及吉他等樂器。「其實如果會一種音樂,在學習其他音樂時就會比較得心應手。」   

    小學畢業的他進入光華國中就讀,在那段期間,奠定了他對各項學科的愛好,尤以演說為最。在國三的時候他代表學校參加新竹市國語文演說比賽,「那段時間實在讓我學到很多,」他回憶起當時的訓練時期:「即席演說除了訓練台風之外,更讓我學會了快速思考以及隨機應變。」

    高中時黃楷倫不負眾望,聯考進入了建國中學就讀,問起他當時的感想,他忍俊不禁的說:「當然很開心啊!能跟各地的高手一同競爭學習,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他表示,在建中就讀的三年,除了有跟同儕「良性競爭」的機會之外,學校開放的風氣,更讓他多了很多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他在高一的時候參加了古典吉他社,並在高二的時候擔任了吉他社社長。「擔任社長也讓我學到很多,無論是溝通或是做事方面,大概是預知我在大學也會擔任社長一職吧,所以先做個訓練。」

 

渾然天成的領導人才

 

    大學時期他就讀於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值得注意的是,他參與了「四個社團」,並且都擔任了重要幹部。包含了炬光服務社、登山社、吉他社以及合勤藝文服務隊。問他是否會有分身乏術的時候?「當然會阿,」他有點無奈卻又驕傲的說:「但每個社團我都不想放棄,難得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嘛!」

 

    黃楷倫可說是天生的領導者。在建中就讀的那段日子裡,擔任了吉他社社長,而在大三時擔任了炬服社社長,這樣的結果可說是眾望所歸。提到這些領導的經驗,他認為最讓人興奮的地方,無非是可以讓一個數十人的社團按照著自己規劃的藍圖去運作。「其實社長這個職位並不好做,除了要凝聚大家的向心力之外,還要對學校負責、甚至是對外參與募款的工作。雖然還是有許多不夠完美的地方,但我認為,在我擔任社長的期間,是我大學生活中成長最多的時期。」

 

只緣身在山海中

 

『整理沾滿塵埃的行囊,推開門窗迎向那陽光

因為高山在對我呼喚,因為思緒是如此紛亂,所以我想克服那困難

眼前盡是蜿蜒的山路,我己明白不能再回頭

曾經輕吻那清晨露珠,曾經迷戀於楓葉飛舞,如今疲倦的心在復甦

越過那一座山,追尋心中多年企盼,從此己不會再遺憾

越過那一座山,回首呼喚我的同伴,迎向那陽光的燦爛』

    爬山是黃楷倫最大的興趣,進山社之後,他去了很多地方。問他對哪一次旅程最感到難忘?他笑著說:「絕對是南二子之行。」南二子是花蓮的一座山,回憶起那次旅程,他仍感到啼笑皆非。那一次隊員們集體在山上失聯很多天,最後他們是乘著直昇機下山的。由於歷劫歸來,也因此有了上電視亮相的機會。他無奈的說:「唉!我一點都不想出鋒頭,上了電視之後,大家之後常常用這件事情取笑我。」

    接著他有感而發:「我從大一到大四去過了不少地方,但是其實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光芒萬丈的日出、雲海或是山景什麼的,而是那些超難走的碎石子路。像是現在,我想到當時背著大背包舉步維艱爬上一千多公尺的樣子,都不禁莞爾。雖然累的半死,但是這才叫爬山阿!」

 

毅然決然投身志工

 

    除了登山之外,對他來說另一個重心是「服務」。因此他亦在炬光服務社投入很大的心力。但校內有如此多的服務性社團,他為何對炬服社情有獨鍾?「其實是因為看了李家同教授的書,知道德蘭中心孩子們的情況,因此進入清大後,便毫不猶豫參加了炬光服務社。」炬光服務社主要是照顧德蘭中心的院童、以及啟仁班腦性麻痺的小朋友。他說,在服務的過程中,他對於生活有了許多跟以往不同的體驗。「例如,在帶完德蘭的那些孩子們之後,我的耐心比起以前要多了不少,在待人處世方面也更加圓滑。」更令人開心的是,在社團內他也認識了很多願意付出的夥伴們,而他喜歡大家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奮鬥的感覺。

    除了寒假的德蘭冬令營之外,炬服社也會在暑假時舉辦營隊,對象為社會上的傷殘人士。提到炬光營,他說:「這又是另外一種感動了,炬光營是支很特別的營隊,從中所獲得的感謝和感動絕對是別的營隊沒辦法得到的。」問起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炬光營,他回想起了他大二時所帶的那一次。「那是我第一次當股長,在營期的第二天晚上,有一位學員需要先離開,離開前他一直跟我們道謝。因為那是他車禍以來,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幾年前的一場意外,奪去了他的雙腿,也失去了他深愛的女朋友。之後他只能以輪椅代步,因此將自己的內心徹底封閉。但在當下我看得出來,在營期這幾天他是真的很開心。妳知道嗎?其實當時我有點想哭,心裡更升起一陣念頭:『這不就是我們辦炬光營的目的嗎!?』」

    即將畢業的他,由於課業不若大三繁重,因此成為了德蘭中心的志工老師,每週抽出固定的時間前往中心輔導院童。談到這裡他提到,之前他曾收到一封中心的孩子寫給他的信。那個孩子已經不在中心裡了,卻還是記得曾經有這個一位老師陪伴著他,他感到很意外。問到信中的內容,他沉吟了一下:「主要是說他有照我教他的方法乖乖唸書,然後希望我以後能遇到很好的學生什麼的。我很感動,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我仍然可以給他一些好的影響,我想這樣很好。」

 

翱翔天際之後

 

    最後問到他關於未來的期望,他回答:「我一直相信,在找尋自己未來的同時,其實就會慢慢勾勒出屬於自己的輪廓。」他自認是一個勇於挑戰的人,這也是他喜歡爬山的一個原因。「我喜歡征服各地的美景。」也因為這個原因,他不再繼續走資訊工程的路,改念了台大商研所,預備在未來的研究生生涯中,描繪自己未來的藍圖。

  「我告訴自己,我要按照自己的藍圖慢慢建造屬於自己那獨一無二的房子,房子的名字叫『未來」。」

 

註:炬光服務社是清大的一個服務性社團,長期合作的對象為新竹縣寶山的德蘭中心及西門國小,因此平時會有例行性的課輔活動,在寒假時也會舉辦德蘭冬令營,而暑假的炬光營,則是專為社會上的傷殘人士舉辦的一個特別營隊。http://www.oz.nthu.edu.tw/~u922549/torch/main.htm

【文/李婉鈴】

 

 

志工故事四

課輔志工與我

為什麼我要加入課輔志工?                                 

 

其實早在社團剛成立時宣傳招生時我就有注意到這個社團,我一直很想在大學四年內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做一些將來回想起來都不後悔而且一直是心底的一塊美好回憶的事,其實最好那時候我就想加入課輔志工社。但是那時候我大二,資工系從大一到大四都很忙,尤其是大二大三時是課業壓力最重最忙的時候,因為衡量自己的課業,便打消這個念頭,打算大四比較有空閒時再看看。

 

後來大三時,由於我個人的感情方面出了問題,家庭又發生一些變故,再加上課業壓力很大,可以說各方面都沒有辦法讓我寬心或愉悅得起來,大三上那一陣子生活十分低靡,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總覺得為什麼上天要讓我接受這麼多其他同學不必承受的煩惱和憂慮。那時我心裡不知道為什麼浮現念頭,想把自己投入到一項會讓我很開心地投入又活得很知足的活動。一次經過海報牆,我看到課輔志工社的招募活動,那個一年多前的念頭馬上浮現,我告訴我自己我要加入,我不想再把自己放在那些不安與憂愁當中。大三下的學期初,我便參加課輔志工社的招生說明會,決心要投入這項有意義的社團活動。起初我對這社團還有一些顧慮,我擔心這是不是什麼宗教團體發起的活動?我會顧慮這是不是一個一邊傳教一邊做善舉的社團?因為我本身並不想沾染任何宗教,我對任何宗教都採開放的態度,只要彼此能尊重共容就好,我只想單純加入一個純心想替社會盡一點力量的社團,而不是由於宗教關係才投入的。後來參加招生說明會,我了解清大課輔志工社主要是跟新竹市政府的社會局合作,並非其他一些宗教組織只針對特定教友,而是到新竹的三個社區中替弱勢家庭的國小、國中的孩童來做免費的課輔。我便放心地加入了。

 

課輔情況 

上學期,我志願是到比較遠一點的金山社區進行課輔,主要是因為我有機車並且可以載人,上學期時那時只有兩個課輔場地,一個是金山社區,另外一個是離學校很近的軍功社區,而不同課輔場地的時間不同分配的志工也不同。

 

金山社區那裡的小朋友很活潑,金山社區的理事長也對我們很友善很感謝我們這些大學生來幫那邊的小朋友課輔。我在金山社區分配到的是一位很可愛的小學二年級小朋友(可以看我附的照片,他真的超可愛的!),一開始老實說我原本以為教國小小朋友的課業對我來說是很容易的。可是真正去教時才發現小學二年級的教材雖然對我們來說很簡單很簡單,但是往往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或課程,要將一位完全不懂的小朋友帶入並且學好是非常困難的,比教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更難,因為很多基本的觀念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是不知道的。(那位小朋友以下我稱為邦成)第一次課輔時,邦成超可愛的要問我問題還說:老師!那個.....害我一整個超開心,竟然有人叫我老師,忍不住地馬上挺起胸來,好像若有其事似的擺起老師應有的威風勒!小朋友真的是要用利誘來讓他讀書,不然他真的很會分心,都只挑他熟的他會的來讀,不會的如果不利誘他讀他還真的不去讀其他新的或不熟的課程,像我知道他很愛玩迷宮,偏偏呢我從小就是個迷宮大王,我超級會畫迷宮的!而且還會加入劇情還啥的,例如走到一個地方拿寶劍,然後再畫一隻怪物,然後說走到這邊要拿寶劍殺死怪物,不然就是要先拿鑰匙再去開門的迷宮,基本上可以尊稱我為迷宮王子,這我小時候已經熟練到一種不可言喻的程度,那我就利誘小朋友讀他不想讀又不會的地方,就說,你要背完34的九九乘法,我才讓你玩,然後呢背完後,我又叫他背25的九九乘法,趁他在背的時候我就趕緊來編我的迷宮,驗收後過再跟他一起玩迷宮,他可樂得很!然後畫滿一整張地圖後他還說他要帶回家收藏起來,他要回家讓他哥玩。最感動的是莫過於邦成還問我:那你下禮拜還會來嗎?那以後還會來嗎?我的天呀!我聽得都快哭了勒!當然很可愛地跟他說:我以後都會來呀!他還一直要確定勒!我就說我以後都會來這裡教你呀!後來就送他到門口讓他爸爸來載他和他哥囉。他爸還說:你沒跟老師說再見~~快點!我當然微笑的說掰掰。心裡可是一百個爽字(# ̄▽ ̄#)

 

後來大四,由於社會局新闢了一個課輔場地,綠水站,由於社團成員有限,我便被調派到新的課輔場地,並且擔任起綠水站的小組長,主要是解決一些社團成員在課輔時遇到的一些狀況,在每次課輔之後的檢討會上提出來討論。目前我們在綠水站課輔的情況也還算步上軌道了,小朋友從一開始羞怯到目前和大哥哥大姐姐融洽地在一起學習,其實心裡的那份感動是很難用言語說出來的。我在綠水課輔的小朋友是一位國小五年級的小女生,她叫做雅惠,雖然她已經小學五年級了,但是她和我之前教過的邦成一樣都十分可愛和天真,而且我更高興我能深得她們心,現在雅惠每次來都會叫我椰子哥哥,中間下課時還拉著我跟她一起玩或拉著我去書櫃那邊陪看她想看的課外書。還不時會跟我撒嬌,真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雅惠常常會一邊寫作業一邊和我聊起她們學校的事情或者家裡的狀況,我很喜歡和雅惠聊天,也常常鼓勵她能夠更疼惜她家人並且和同學和睦相處。雅惠目前和她讀小學三年級的弟弟都住在寄養家庭裡頭,她常跟我聊她「這個家」的爸爸和媽媽還有大哥哥大姐姐的事,而且從她口中我知道她還有一個才三歲的弟弟,而這個弟弟跟她一樣都是寄養在現在這個家裡。有時其實聽她談家裡的事時都會心裡很有感觸,我了解到我其實是那麼幸福的,我有一個穩定的家庭和永遠愛我的家人們,我其實真的好幸福。

   

心情感想

 到現在,我從不後悔加入課輔志工社,我甚至很慶幸我做了一項我認為很棒的決定。我還不時到了要招募新血的學期初會協助社團招募更多想回饋社會的清大學生。甚至在我自己系上的個人版也會希望我的版友能加入。其實大部份遇到的同學或朋友聽到都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和社團,但是真正會有決心想加入的不多。主要原因都是清大裡頭課業壓力真的太大了,很多我的同學他們本身已經有自己平常有在跑的社團,或者有男女朋友,考試、作業也很多。但是其實一周只播出個三小時左右所得到的回饋是連我自己都始終未料到的。每次課輔回家後,我總能很安心很滿足地進入夢鄉,我變得很知足,更懂得去關懷一些我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接觸到的一些家庭的狀況。當課輔志工,不僅生活更有意義,而且對我們清大對外的印象也會有加分的效果,我們志工們到各個社區,他們家長都很感謝我們,而且甚至有時候一直稱讚我們。我還記得和社團的其他朋友們到竹北參加一項志工研習活動為期兩天,那邊的也同樣是課輔志工的大都是一些婆婆媽媽級的,她們知道我們社團的型式和目的,都一直不斷地稱讚我們,說我們一毛錢都不拿每周去幫小朋友課輔,如果叫她們自己的小孩去大概連理都不想理,還說希望她們的小孩跟我們一樣懂事。當然那時聽到這些讚美的話當然很暗爽,不過更高興的莫過於讓清華大學對外的印象更加分。很多人一直對清華大學學生的印象就是研究能力很強但是很高傲和不愛與人互動,我非常想改變這種對清華大學學生的刻版印象,畢竟這不完全是讚美清大學生的話。而且很大的收獲是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由於都加入課輔志工的行列的,我覺得這些朋友比起一般普通的朋友更沒有心機,也非常好相處。我們也固定會聚餐和夜唱。其實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小朋友需要我們大學生的熱心,也許我只是在新竹市的某個角落每周撥一些時間來幫忙課輔,我沒辦法幫到所有需要課輔的小朋友,但是我希望我現在的一己之力,能傳達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花更多心思在社會公益上,我想這比成天掛網打電動收獲來得多更多。

【文、圖/易志銘】

 

 


 

志工故事五

扶持老人家一把

文、圖/林元偉

近年來,由於醫藥科技的發達,以及生育率的降低,台灣社會已經有高齡化的趨勢。以新竹地區為例,目前約有84,480的老年人口,佔人口比例約9.86%,若光計新竹市的話,老人人口則佔約12%。然而經濟型態和家庭結構的改變,造成年輕人多半外出工作,結婚後也傾向搬離老家,因此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必須獨自生活。

有鑑於此,創世基金會的創辦人曹慶先生,在民國88年時,創立了華山基金會,有別於創世以照顧植物人為職志,華山基金會秉持「生靈安頓」的理念,對所謂「三失」(失智、失能、失依)的老人們提供到府照護服務。新竹地區的愛心天使站則於民國944月成立,目前工作人員只有趙嘉琦小姐一位,外加4名固定的志工。

採訪的這天,趙嘉琦小姐恰巧沒有出門訪視老人,她很熱情地歡迎我們。趙小姐原本在創世基金會工作,今年一月才剛轉到華山基金會。

簡短的寒喧和介紹後,她放了一段約10分鐘的影片讓我們觀賞,主題是有關華山基金會的簡介,以及她到華山服務之後的一些個案說明。隨著影片的進行,我才發現,在這號稱台灣高科技重鎮,繁榮發達的新竹市,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些角落,以及默默助人的志工們。

獨居老奶奶 二個月沒洗澡
主角是個獨居的老奶奶,住在破舊狹小的磚瓦屋內。因為受傷,不方便到外頭開熱水器,已經有兩個月沒洗澡了。經過鄰居通報,華山基金會帶著志工前往關心。因為老奶奶不好意思在眾人面前脫衣服,志工們和她「魯」了半個多小時她才肯洗澡。由於污垢累積太久,志工們洗了很多次才把老奶奶洗乾淨。鏡頭中,可以看出老奶奶害羞的神情,不過當志工們幫她沖水、洗澡時,她那由衷感到舒服的心情,卻是讓所有人都會心一笑的。

截肢老奶奶 廟公趕出門
主角是一個老奶奶,接近90歲了。下半身被兒子打斷,由於沒有良好的護理,最後全部截肢,並且被扔在某個廟宇的小廂房裡。廟公雖然借地方讓她睡,卻也沒有特別去照顧她。趙小姐第一次去訪視她的時候,她截肢的傷口已經完全爛掉。而除了傷口的問題外,只剩上半身的老奶奶僅能進食流質,體重目測只剩20公斤左右,情況可以說是非常糟糕。運氣不好的是,當時事逢過年,要申請任何東西都特別慢,老奶奶就這樣繼續住在廟裡。華山基金會的志工們接下了照顧老奶奶的任務,除了三餐餵老奶奶喝奶茶(也因此,志工們幫老奶奶取了個綽號,奶茶阿媽)外,還有護士幫老奶奶處理傷口。年節過後,趙小姐再度來到廟裡探視老奶奶。卻意外得知,廟公在過年期間去世了,一群兇神惡煞的子孫們回來要分家產。他們看到借宿於廟宇中的老奶奶,要把她趕出去。為了這件事,趙小姐和他們大吵了一架。最後,他們無視老奶奶身上插滿了管子,依然強行把老奶奶抱上趙小姐的車,還丟給趙小姐500元,喝令她當天之內要將老奶奶遷離。趙小姐只好電話求助於社會局,最後,社會局採用緊急安置的方式,將老奶奶送到了安養院。但是經過這樣一折騰,沒多久,老奶奶就過世了。

影片最後,有一段醫護人員幫老人處理褥瘡的畫面。趙小姐特別向我們說明,假如是家屬來清理、塗藥的話,為了避免疼痛,一定是越輕越好。但是以專業護士的角度,這種時候必須使勁,才能把傷口周圍的死皮清理乾淨。

聽到這段,再配上畫面,其實我覺得有點噁心。不過再想想,原來我們社會上有這麼一群人,願意為老人從事這些服務時,心裡又不免對這群人敬佩不已。趙小姐說:「我們這一行嘛,就會看過很多溫馨、感人的故事,眼淚都流乾了,人就會變勇敢。」

照顧三失老人 大家出錢出力

和一般安養院不同的是,華山目前朝著所謂「組合家庭」的服務邁進。也就是說,華山找好適合老人居住的房舍或公寓後,就安排4位老人,以及一位家事服務員居住於同一戶中,讓他們在裡面相處就如同家人一般,和趙小姐形容安養院「無奈的生活氣氛」比較起來,這樣溫暖、尊嚴多了。

一般人對於創世基金會的發票箱應該不陌生,上面的標語是「隨手捐發票,救救三種人」,所謂「三種人」,就是指植物人、老人和街友。事實上,原本這三種人都是創世基金會的服務對象,但是曹慶先生有感於照顧老人和街友有其專業,因此將其由創世切割,另外成立了華山基金會和人安基金會,其中老人就是華山基金會的服務範圍。另外,華山基金會其實有自己的發票箱,只是沒什麼知名度就是了。

而也許是華山基金會名氣未開,它們在募款方面始終不太順利。趙小姐估計,光是新竹愛心天使站,每年大約需要支出92萬元,但由發票所得的收入,每個月卻還不到1萬,目前僅靠著最大宗的收入來源-辦活動來維持收支,換句話說,新竹愛心天使站成立至今,都處於虧損的狀態。

新竹愛心天使站目前並沒有自己的大樓,辦公室也和創世基金會合用,因此不能提供類似老人育樂中心之類的場所。但是在未來,不只在新竹,華山計畫在全省所有鄉鎮都設立愛心天使站,除了到府服務外,更提供老人聚會和育樂聯誼的場所,讓全台的三失老人都能有優質的生活。

為老奶奶修房屋 華山徵志工

訪談最後,趙小姐提出了自己最近正在處理的個案,徵求願意付出心力的人來當志工。一位老先生,跟隨政府來台後,一直都沒回去大陸。直到前一陣子,他回大陸,將他分離多年的妻子接來台灣住。

他們獨居在建功路的小巷子裡,旁邊住的也是一位獨居的老奶奶。不幸的是,前幾天,由於老奶奶的疏忽,造成了火警,火勢延燒到老先生家裡,消防隊為了滅火,打破了屋頂磚瓦來灌水。火滅了之後,由於房間被敲破,他們暫時先搬到旁邊的空房間去住。趙小姐去訪視後,認為修繕房屋是首要任務,但是問題就來了。

房東很有誠意的想把房子修好,但是他沒有那麼多錢,除非他向富邦銀行拿回他保的火災險理賠。但是這麼一來,由於火災是那位獨居的老奶奶引起的,富邦銀行將會去告那位老太太,房東也因此陷入兩難。

趙小姐認為,修繕房子的問題可能會扯到冗長的官司,因此先撇下不談。老先生要的只是原來的房子下雨不會漏水,可以住就好。因此她需要志工,幫忙修理屋頂,整理屋內。

也許是今天了解了華山基金會,又被這些個案的故事,或者是趙小姐和志工的精神感動,我回到家後,立刻整理了清大校內的服務性社團名單和連絡方式給趙小姐。我想,對於這類不求名利,只為服務的組織來說,大家應該要多幫忙,讓這個社會更加溫馨。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資工系研究所一年級學生,智邦人文關懷講座實習記者。)

 


 

*理論基礎 

 

【生活意義】

阿德勒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他不能體認人類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而定,那麼他就很容易孕育出錯誤的意義。以下是三種容易使人賦與錯誤意義的情形:

1. 器官缺陷的兒童:

大多數器官或內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常因為別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而成為失敗者,但是有些人卻能夠奮力克服身體及外在環境的限制,而對我們的文化有傑出貢獻,所以,光看肉體是無法判斷其心靈發展將會變好或變壞。

2. 被驕縱的兒童:

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後,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

3. 被忽視的兒童:

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只因社會曾對他冷漠,他就誤以為它永遠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會成為失敗者,其中大多數出身為孤兒或私生子。

 

【社會興趣】

1.意義:

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Mosak認為人必須完成五項生活任務

(1). 友誼:與他人建立關係

(2). 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

(3). 愛情與家人:維持親密

(4). 自我接納:與自己安然相處

(5). 價值觀、生命目標、宇宙觀:發展精神層面

2. 社會興趣的發展

各個生命階段中的重要他人,影響一個人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早期發展具影響力的人依序是母親、父親、同胞手足與教師。母親是孩子最初人際接觸與合作的對象,社會興趣亦由此開始,其所學習而得的能力會擴展到家庭以外的社交圈,母親也可能會是孩子發展社會興趣的絆腳石。父親也與小孩建立合作關係,並強化母子間初步建立的關係,及補足無法由母親處獲得的部分。兄弟姊妹能激發個人的合作態度並將其擴展至與其他小孩的合作上。孩子若無法與家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教師有機會修正此關鍵的特質,早期因不良家庭教養而產生的不適應行為,可藉由學校教育而改正。後期發展中具影響力的人依序為朋友、伴侶、工作伙伴、心靈團體與治療師。會鼓勵與支持他人的朋友提供個人追求興趣與參與互利活動的機會,對某些人而言,朋友提供或替代了一個像家庭般的人際網絡。伴侶,無論男女任何一方,兩人間的親密關係能豐富一個人的社會情感。工作伙伴:如與合作度高、富創造力與會鼓勵他人的同事一起做有意義的工作,能讓人體認到個人對團體的貢獻是可貴的。至於心靈團體則能提供個人對團體的歸屬感,情感的發抒與情緒的紓解均有出處。心理治療師提供一個安全與完全支持的情境,建立對人的信賴,並引發尊重和合作的發展動機。這些經驗亦能擴展至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中。

3. 社會興趣的不足的影響:不適應

不適應者遇到的挫折或心理失衡時,都顯現出社會興趣的不足。改變的方向:產生社會興趣。此類型的人,必須試著不去追尋個人的優越感,及遙不可及的目標,或是放棄僅有個人意義與價值的事物,才能避免不適應問題的發生。

(劉春錦    嘉大家庭教育所)


 

*參考資料

 

生命故事館

http://tw.myblog.yahoo.com/mapsoflives/article?mid=516&prev=518&next=512&l=f&fid=15

智邦公益館 

http://www.17885.com.tw/article/show.asp?serial=91 

http://tw.myblog.yahoo.com/jw!jH5QqYuLGR_A8sjLemj6b7FY/article?mid=6&prev=7&nex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