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課堂:大家一起來KO媒體暴力吧!─談媒體暴力

 


活動名稱:終極課堂:大家一起來KO媒體暴力吧!─談媒體暴力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7級  張詒婷

 

主題名稱

終極課堂:大家一起來KO媒體暴力吧!─談媒體暴力

適用對象

國中二年級

適用人數

36

編制人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97級張詒婷

編製日期

96.01.12

單元時間

45分鐘

教學方法

歌曲欣賞、角色扮演、活動討論、影片欣賞

教材參照

自編

帶領日期

 

教學目標

1.了解媒體有哪些形式

2.知道何謂暴力

3.知道媒體所呈現之暴力與現實不同

4.了解使用暴力行為有何後果

設計依據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國中時期青少年正處於角色認定與角色混淆的階段,他們重視的是同儕團體以及認同偶像,由於現在社會普遍充斥媒體暴力,青少年很容易將媒體刻化的施暴者視為偶像英雄崇拜,而產生行為的偏差。

為了使學生不再以施暴者為偶像,我們應使用同儕力量加強學生對媒體解讀的能力與對暴力結果的了解。

教學資源

CD音響、電腦、投影機、DVD播放器、音樂CDMV(Tank 終極一班,終極一班原聲帶,華研唱片公司)DVD(終極一班)、海報、學習單、巧克力

教材分析

全課堂以現今青少年最喜歡的偶像劇「終極一班」為主題貫串,更能吸引學生們上課的動機。

【暖身活動】

透過設定班歌帶動上課氣氛,並將歌曲連結到此堂課之主題:媒體暴力上。

【發展活動】

播放媒體中暴力之影片、利用演戲讓同學們體驗到現實中暴力受害者與施暴者之後續經驗,對比與媒體呈現之不同。

【綜合活動】

統整活動並加強同學應該去判斷媒體真假之觀念與暴力的不當,並讓全班同學更為團結。

學生分析

學生目前為國中二年級,由於最近媒體暴力的歪風,使許多同學崇拜電玩、電視等傳播媒體的「暴力」英雄人物,並開始慢慢有零星的暴力行為出現,故而設計此活動方案,讓同學了解暴力並非如媒體所刻畫的如此崇高,並客觀的看待媒體。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一、準備活動

()終極一班開課囉

1.教師自我介紹

2.建立上課規範:告訴同學此堂課全班都為終極一班成員、建立默契(誰是終極一班的老大-我就是)、舉手發言

【指導語】

要進入這堂課的我們班所有人聽好了!在上課之前呢,老師有一些規定要告訴大家,首先,在這堂課裡,我們班稱為「終極一班」,我們都是擁有高深實力的KO高手。為了管制等一下的上課秩序,等一下老師說:「誰是終極一班的老大」時,請我們所有的KO高手回答我「我就是」,並保持安靜,不再交頭接耳,要說話時請舉手發言。

3.分組:從第一排第一人開始往後報數1~6,相同數字為一組,一組六人

4.計分板-KO(見附件一)介紹:增加戰鬥力指數,回答問題每組一次加一千點

【指導語】

各位高手們,雖然你們都有很棒的實力,不過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夠做得更好、更周到,所以老師現在決定將你們分組,從你(第一排第一人)開始報數1~6…好,高手們,相同號碼的人都是你們的戰友,現在先聚在一起吧!

好,現在大家都已經分組好了,老師要講解該如何增加大家的戰鬥力指數了,大家看看黑板,這是什麼?沒錯,這就是KO榜,如果等一下你們組裡有人回答老師的問題,或是表現得很好,老師就會幫你們增加戰鬥力指數,一次增加1000點,我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KO榜第一名戰鬥力是超過萬點的吧,就請大家加油,朝萬點前進吧!記得,最後我們會結算戰鬥力,看誰是我們終極一班真正的老大!

二、暖身活動

(一)   我們是終極一班,Cool!

將「終極一班」歌曲定為此堂課的班歌,並使學生從中思考歌詞的意義

1.說明在課堂開始之前要規定班歌,並打開歌詞(見附件二)海報,請同學猜為哪首歌曲

【指導語】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要規定我們「終極一班」的班歌。大家來看看這個這張海報上的歌詞,猜到這是哪首歌了嗎?(稍帶一會兒,等同學說出答案),哈哈,沒錯,這就是為我們終極一班量身訂做的歌曲─「終極一班」。

 

4’

 

2’

 

 

 

 

 

1’

 

1’

 

 

 

 

 

 

5’

 

 

1’

 

 

 

計分板-KO*1:附件1

磁條*2

 

 

 

 

 

 

 

 

 

 

 

 

 

 

附件二

歌詞海報

磁條*2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2.播放音樂(或是MV),並請同學一起跟著音樂唱,帶動上課氣氛(可在唱歌結束後,幫每組各增加一千點的戰鬥力指數)

3.引導出此首歌與欲探討主題的相關性:媒體對暴力的刻畫,並讓同學思考暴力行為真的有如歌詞中刻畫的如此有情義及正當性嗎(可針對不要逼我爆筋 不要試探我功力當我發功出拳 你會飛到火星去這段歌詞)

【指導語】

嗯,各位高手們都唱得很好喔,由於你們這樣的認真的唱著我們的班歌,每個人的實力都增加了,現在我要把你們每組KO榜的戰鬥力各增加一千點!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我們終極一班班歌的歌詞究竟在寫些什麼,有同學要對這個歌詞發表意見嗎?(等待同學回答,如無,指定同學回答)相信針對這整個歌詞,大家比較難發表意見吧。老師現在只把焦點放在「不要逼我爆筋 不要試探我功力  當我發功出拳 你會飛到火星去」,大家來看看,這裡說的是不是希望別人不要來惹他,否則他就會以比較激烈,

也就是暴力的形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老師想要請各位高手們想想,他這樣的一個觀念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他這麼做的話,又會有什麼結果發生呢?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先放在心中,等一下我們來做更深入的討論。

三、發展活動

()媒體KO!暴力KO!

藉由演戲方式讓同學知道現實中的暴力與媒體中之暴力並不相同:媒體將暴力之後果輕鬆化、幽默化,而且設定暴力可以解決問題;但現實社會不是。

1.老師講述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媒體暴力,將媒體與暴力的定義分別講述

2.播放終極一班電視劇打架片段

【指導語】

相信大家到現在還不太知道究竟今天老師把你們聚在一起練功是要增加哪方面的功力吧,現在老師就來告訴你們,今天,老師要加強的是你們對於媒體暴力的功力、戰鬥力。這樣還是不太清楚吧,什麼是媒體?就是所有可以傳播訊息的管道或工具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媒體,舉例來說,媒體可以以電視、網路、電玩、漫畫、書籍、歌曲、雜誌或報紙等形式出現,像剛才我們的班歌也就算是媒體形式的一種表現;而暴力的定義就是個人或團體有任何想傷害他人之舉動或想法即稱為暴力,也就是說假設今天我或是我們全班要去打、罵其他人或其他班,那我們所做的事就是一個暴力行為。而媒體暴力就是說一些傳播媒體,傳播與暴力相關知識或影像的一些影像,導致對收看的人有一些負面的影響。

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看一段影片,看看媒體是如何描述暴力行為的呢,請大家仔細的看。

3’

 

1’

 

 

 

 

 

 

 

 

 

29’

 

 

 

1’

2’

CD音響

CD

 

 

 

 

 

 

 

 

 

 

 

 

 

 

 

電腦

DVD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3.播放完後,發下學習單一(見附件三),分配各組需演示的題目:第一組第一題、第二組第二題,以下類推

2.給予各組五分鐘時間針對學習單之題目討論,並說明五分鐘後會請各組推派一個人出來演示(播放「終極一班」歌曲)

【指導語】

好了,大家看完這段影片裡的打架畫面有什麼感覺呢?(同學可能會答很好笑、有趣等)嗯,這就是媒體所刻化的暴力,大家記住對這樣的暴力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假設這些暴力發生在現實當中的話,會有怎樣的情形發生。

現在老師發下學習單,第一組的高手們,你們討論第一題;第二組負責討論第二題,第三四五六組分別討論三、四、五、六題,這樣了解嗎?老師給你們五分鐘的時間討論學習單的問題,在五分鐘後,請各組推派一個人出來演出各題需要大家演出的部分。

3.各組討論時間結束,給予各組兩分鐘時間演戲:教師先敘述學習單上的情境,再請同學出來演示(播放「終極一班」歌曲)

4.發下學習單二(見附件四),全班針對學習單題目一起討論

5.請同學們投票選出「最符合事實」的兩組演示,每人可在每個項目各投兩票(給自己或其他組),並加給最後得獎組別戰鬥力指數:各三千點

四、綜合活動

() party time 就是now!

1.統整與回顧今天所進行課程與所要帶給同學們之啟發:

 

 

1’

 

6’

 

 

 

 

 

 

2*6’ 

5’

2’

 

7’

3’

 

學習單一(附件三)

CD音響

CD

 

 

 

 

 

 

學習單二(附件四)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1)媒體的呈現並不一定與事實相同,同學要慎選媒體並能過濾訊息

  (2)暴力並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也非英雄式舉動

指導語】

各位KO高手們,今天在課堂一開始,我們唱了我們的班歌,也看到了這個屬於媒體傳播形式一環的歌詞裡,似乎已經將暴力變得比較正當化了,像是歌詞裡「不要來惹我,你會飛到火星去」,似乎訴說著在「你來惹我」的前提下,我是可以使用暴力的;在觀看電視劇打架的影片時,大家也覺得暴力沒那麼可怕,就像影片中那樣有趣、好玩、輕鬆,但是經由剛剛各組的演戲,大家應該也可以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暴力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趣的,它所需要面對的是身體傷害、法律問題等等因素。

所以各位高手們,經過這一堂課的練功,老師希望各位能增加KO媒體暴力的功力,知道媒體所呈現的東西不一定與現實中是相同的,進而能夠去篩選要看、聽什麼媒體,就算事前沒有篩選過,也希望同學能用自己的判斷力分析媒體的真實性。另外,由於暴力並不一定能圓滿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多方面的考量,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2.班歌重新解讀與詮釋,強調重點在於:

  (1)班級的團結力量(雖然考試考不贏 但誰有難一定挺  終極一班一條心 我們有情有義有型)

  (2)由暴力轉向課業(有壞蛋搞不定 終極一班衝第一→有課業搞不定 我們班衝第一)

【指導語】

接下來我們再把焦點放回一開始的班歌上,雖然我們發現這首歌有一些暴力的成分在,但是,這首歌還是有好的地方是值得讓我們保留下來的。大家來看看「雖然考試考不贏 但誰有難一定挺  終極一班一條心 我們有情有義有型」這一句,老師希望我們班也能跟他們一樣都能夠互相幫忙、互助合作,而且,我相信我們班比他們好的地方是「考試考得贏」啦!希望我們大家以後可以團結合作,不是有壞蛋搞不定 終極一班衝第一,而是「有知識搞不定 我們班衝第一」,當我們看到有哪裡知識不足,或是有同學沒辦法跟上進度的話,我們一定要幫助自己和同學喔!

 

 

 

 

 

 

 

 

 

 

 

 

2’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一)   誰是終極一班老大

1.總結計分板:最高戰鬥力組別即為KO榜第一名,也就是終極一班的老大

2.給予獎勵(巧克力)

【指導語】

最後最高潮的地方到啦!現在是結算戰鬥力的時候了,我們來看看,究竟誰是我們班的老大,哪一組已經徹底KO媒體暴力了呢?老師將會給予他們可以繼續增加戰鬥力的─巧克力!

2’

 

 

 

*附件

[附件1]KO(計分版)

 

 

[附件2]歌詞海報(終極一班)

 

 

 

 [附件3]學習單

 

學習單一

1.亞瑟王因為黑手幫的挑釁,而與他們一伙十個人發生了衝突,於是產生了一場決鬥。在影片中,亞瑟王在十分鐘內,完全解決黑手幫的人,請問:亞瑟王這樣做真的能讓黑手幫心服口服嗎?黑手幫會因此而尊敬亞瑟王嗎?這樣的行為可以阻止黑手幫的一再挑釁嗎?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可請一人為亞瑟王,其他人各演出黑手幫的成員,並對亞瑟王這樣的行為作出評論)

 

2.亞瑟王因為黑手幫的挑釁,而與他們一伙十個人發生了衝突,於是產生了一場決鬥。在影片中,亞瑟王在十分鐘內,完全解決黑手幫的人,請問:在現實生活中,假設有一個人與一群黑幫份子打架且無攜帶武器,這個人會有什麼下場?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

 

3.卡洛東與達爾修兩人是一直生活在電玩世界裡的格鬥戰士,有一天他們竟發現有一個通往現實世界的通道!於是他倆來到了現實社會,由於習慣,兩人自然要打一場架分出勝負─這一次卡洛東KO了達爾修,可是達爾修突然發現他沒辦法像在電玩世界裡面一樣,受傷了能夠復原,此時警察出現在他們面前,把卡洛東抓走了請問,卡洛東這樣打人的行為會有怎樣的後果?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

 

4.卡洛東與達爾修兩人是一直生活在電玩世界裡的格鬥戰士,有一天他們竟發現有一個通往現實世界的通道!於是他倆來到了現實社會,由於習慣,兩人自然要打一場架分出勝負─這一次卡洛東KO了達爾修,可是達爾修突然發現他沒辦法像在電玩世界裡面一樣,受傷了能夠復原,此時路人趕緊打119,並把達爾修送上救護車請問,達爾修被卡洛東打成重傷後,他的下半生是什麼樣子?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

 

5.劉文聰和李艷萍一起去參加大胃王比賽,結果李艷萍贏了劉文聰,於是劉文聰說:「我不甲意輸的感覺。」半夜的時候跑到李艷萍的家去縱火,結果雖然李艷萍逃了出來,但她的爸爸媽媽都被燒死了,請問:劉文聰被發現縱火後有何下場?

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

 

6.劉文聰和李艷萍一起去參加大胃王比賽,結果李艷萍贏了劉文聰,於是劉文聰說:「我不甲意輸的感覺。」半夜的時候跑到李艷萍的家去縱火,結果雖然李艷萍逃了出來,但她的爸爸媽媽都被燒死了,請問:李艷萍遭遇這樣的痛苦經驗,他會怎麼想?請全組討論並推派演出。

 

 [附件4]  

學習單二

 

看過各高手的表演後,我們停下來想想看吧!

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戲裡的橋段跟我們平常接觸的電視節目、電玩遊戲好像前段都還蠻類似的耶~~~

現在我們就一起動腦筋來想想這些問題吧!

--------------------------------------------------------------------------------------------------------------

 (1)在電視上都可以看到一些男主角在打人,這樣感覺起來很酷很man~這樣的行為真的很符合流行、是可以接受的嗎?

 

(2)在暴力之後,對於傷害者和被害者會有什麼影響?

 

(3)在暴力行為之後,問題有解決嗎?

 

(4)媒體(電視、漫畫、書籍等)裡面所呈現的暴力行為,其結果似乎跟現實社會不太一樣,為什麼?

 

 

*理論基礎 

 

壹、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因素

就青少年而言,其價值觀常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黃德祥,民87):

一、性別

   青少年因性別不同,而對事物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女性通常比男生 有較高的道德價值、群性也較佳。但女性對成功的價值不若男性注重,女性也比男性重視順從,也較注重現實。男性價值觀的不同與其社會化的歷程有關,社會對女性的約束與限制較多,使女性較為依循傳統的價值。

二、宗教信仰

   個人的價值觀與宗教信仰也密切相關,基本上宗教信仰是對人類自然 的價值取向。一般而言,有宗教信仰者比無宗教信仰的青少年有較高的道德價值,同時有宗教信仰者會相信宗教所要求的道德與社會價值。

三、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較高的青少年比較願意維護傳統的價值,也較會為未來而努 力,以較強調成功與獨立的價值。反之,低成就者會忽視成估的價值,也較不會重視未來的重要性,此外,受教年限較高的青少年較重專業工作的價值,比較願意為未來的專業發展作準備。

 此外,呂民璿(民75)在「青少年價值觀念與青少年輔導工作之研究」中更提到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因素有:

一、年齡

   一般均假定青少年的價值觀念的發展可能是基於共同的核心體系,隨 年齡而有變異。隨年齡增長而愈形重要的項目有自尊、智慧、心胸開闊、有志氣有抱負、負責及獨立;隨年齡增長而愈形下降變為不重要的項目是舒適的生活、美麗的世界、愉快、整潔、寬恕、服務與禮節。

二、學校的所在地與內容

    鄉村地區學校的青少年對於「孝順」品德之重視大抵皆都市學校的青少年為高;都市地區高中學生偏重理論價值與政治價值,而鄉村地區高中生則偏重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三、家庭的社經背景

  家庭社經地位及父母的職業兩項皆與個人價值有關。研究發現社經地位高者,強調精神的滿足,重視能力價值;社經地位低者,強調物質生活的立即滿足,重視道德價值。家長教育高低也可能有上述的影響。

   青少年對於各種品德重視的程度,雖不因家長職業有異,卻隨家長的教育程度而不同,尤其在勤學、睦鄰、寬恕、有恆等項上的差異更為顯著,家長教育程度屬小學程度者比大學教育者重視勤學、睦鄰、寬恕及有恆的品德。家庭的親子關係或人際關係對於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具有影響。

四、大眾傳播媒體

許多研究結果皆指出訊息的內容可以左右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並且在行為上顯現出來,傳播媒體所傳遞的暴力訊息極易增強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

  總而言之,青少年價值的改變受到社會傳統的改變影響極大。從1960年代開始,由於工業文明的進步帶來物質生活的富裕,青少年的價值觀及日益多樣化。1970年代甚至被認為是青少年抗議的年代,反戰、爭女權、爭人權等運動風起雲湧,連帶的使青少年的價值觀更加分歧,尤其與傳統的價值觀相距日遠。1980年代以後政治活動日漸消聲,相對的,青少年更關心物質享受與財富的追求。

   價值是社會化的結果,青少年的家庭、社會、文化、老師、宗教、朋友,以及大眾傳播都對其價值體系的形成有所貢獻。因此青少年環境中的人、事、物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貳、媒體素養與媒體暴力概觀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edia Violence and Media Literacy:

參、電視節目的暴力景象分析

根據 Potter1999)的研究,他認為美國電視節目描述暴力的情境具有以下的共通性:

 

一、大部份的暴力是有企圖的,而且通常不是利社會的動機

許多研究發現,電視上呈現的暴力,通常具有傷害他人的企圖。如在虛構節目中,97%的暴力加害者企圖傷害他人(Williams et al, 1982)。而根據帕特等學者(Potter et al, 1995)的研究,58%的暴力行為是惡意的、企圖在身體或情緒方面傷害他人。此外,在非虛構節目中,60%的暴力行為具有惡意的動機(Potter etal, 1997)。

二、暴力內容很少描述受害者承受的後果

在描述暴力的過程中,大都沒有呈現受害者的痛楚或苦難。如在虛構節目

中,超過 81%的暴力行為,沒有描述受害者受到的傷害(Williams et al, 1982)。

另外,根據「媒體與公共事務中心」(the Center for Media and Public Affairs, 1994

的研究,76%的暴力情節,沒有描述暴力對受害者在身體上的傷害,而且,90%

的暴力情節,沒有描述暴力對受害者在情緒方面的影響(轉引自 Potter, 1999)。

此外,「全國電視暴力研究」(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簡稱 NTVS

的報告指出,47%的暴力行為沒有呈現任何傷害,而且,58%的暴力情節,沒有

呈現受害者的痛苦。再者,在所有包含暴力的節目中,僅僅只有 16%的比率,描述暴力行為的長期負面影響,如心理上、經濟上或情緒上的傷害(Smith et al., 1999; Wilson et al., 1997, 1998)。

再者,就非虛構節目而論,一項研究指出,53.4%的暴力行為沒有呈現受害

者的後果,只有 17.2%的暴力行為呈現輕微的後果(Potter et al., 1997)。而且,

NTVS 的報告指出,非虛構節目中,87%的暴力行為沒有呈現長期的負面後果

Whitney et al., 1997)。

三、加害者通常沒有受到處罰

帕特與威爾(Potter & Ware, 1987)的研究發現,只有 12%的暴力行為呈現

受到處罰。另外,根據 NTVS 的報告,在虛構的節目中,只有 19%的暴力行為

受到處罰,而另外 8%則是在暴力行為後,立即呈現獎賞和處罰兩種後果。此外,

帕特等學者(Potter et al., 1997)的研究指出,77.4%的暴力行為完全沒有受到處

罰。而在非虛構的節目中,67%的暴力行為沒有呈現受到處罰(Wartella et al., 1998;Whitney et al., 1997)。

如果,以整個節目而論,受到處罰的暴力行為的比例較高,約有 40%的加害者在節目結束時受到處罰(Smith et al., 1999; Wilson et al., 1997, 1998);不過,

仍然有約 37%的加害者在整個節目的過程中都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四、大多數的暴力行為被合理化

暴力行為的正當性,因判斷的觀點不同,而有所改變。例如,帕特與威爾

Potter & Ware, 1987)的研究發現,如果從加害者的觀點取代社會的觀點作判

斷,93%的暴力行為是被合理化的。不過,NTVS 主要以動機來定義暴力行為是

否正當:用於保護自己和家人、或是用於報復攻擊的暴力行為被視為是正當的;

以此觀點,NTVS 發現,32%的暴力行為被視為是正當的(Wilson et al., 1998)。

五、行使暴力的過程,經常使用武器

在暴力的過程中,使用武器是非常普遍的。根據 NTVS,在虛構的節目中,

約有四分之一的暴力行為使用槍枝,另外三分之一的暴力行為使用其他種類的武

器(Smith et al., 1999; Wilson et al., 1997, 1998)。而在非虛構的節目中,以槍枝

作為武器的暴力行為比例更高,約為 44%Wartella et al., 1998; Whitney et al.,

1997)。

六、大部份的電視暴力以幽默的方式描述

電視常以幽默的方式描述暴力。史麥斯(Smythe, 1954)發現,約四分之一

的暴力是以幽默的方式呈現。而葛伯納從 1967 年到 1985 年,針對電視所作的內容分析發現,黃金時段節目中,20%的暴力,以幽默的方式呈現(Signorielli,

1990)。此外,NTVS 也發現,在虛構的節目中,39%的暴力行為,在幽默的情

境中發生(Wartella et al., 1998; Whitney et al., 1997)。

 

肆、媒體暴力與真實暴力的差異

媒體暴力和真實暴力是非常不同的。葛伯納(Gerbner, 1992)曾批評,電視

呈現的是「快樂的暴力」(happy violence),暴力描述過程沒有顯現受害者和其

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轉引自 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 Vol. 1,

1997)。

另外,帕特等學者(Potter et al., 1995)也指出,就暴力行為的後果而言,真實生活中的情況與影片中呈現的模式,有極大的差異。在真實生活中,暴力行為通常會有嚴重的生理上、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後果;然而,在電視世界中,絕大部份的暴力陳述過程,忽視受害人不論在生理上、情緒上或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

電視呈現給閱聽人的是,對暴力本質不具真實描述的景象。

此外,格若夫茲(Groves, 1997)也發現電視上的暴力和真實的暴力情形常

常脫勾。主要差異為:

(一)電視暴力是乾淨的,很少流血的畫面、也很少疼痛、受苦的描述,更

有甚者,角色大都是近乎無敵的。

(二)電視暴力經常受到獎賞。

(三)電視上,好人與壞人都有明顯的輪廓,彼此之間有清楚的界定,然而,

真實生活中,好人與壞人彼此之間的界定並不清楚。

(四)電視上,通常是好人因行使暴力而得到認同、得到獎賞,提高身分、

地位;壞人通常是脆弱的、愚笨的且承受苦果的。雖然,在這樣的描述中,英雄

角色可能具有好的特質,傳達的訊息也可能是利社會的,但卻是以暴力行為被合

理化的方式描述。

(五)電視暴力以幽默的方式描述。如電影「小鬼當家」就是以幽默呈現暴

力的最好例子。如此的描述方式好像透露這樣的訊息:暴力如果是好玩的,就可

以被接受。

再者,鈕森(Newson, 1994)也指出,現階段的驚悚暴力影片有一些描述方

式,相當值得關注。這些描述方式如下:

(一)影片大都以娛樂包裝,讓觀眾以為一切都是好玩的。

(二)影片常有扭曲的價值觀,並且對性愛和暴力的描述比重相當。

(三)對暴力的陳述愈來愈詳細、生動,以達到吸引人的目的。

(四)為使觀眾產生同仇敵愾的心理,把受害者物化是相當普遍的做法,例

如以機器人作為受害者,減少觀眾的同情。

媒體呈現暴力的扭曲景象,造成閱聽人對暴力產生錯誤的認知和態度;更有甚者,媒體採用解除抑制機制和強化觀察學習效果等的暴力描述方式,對閱聽人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伍、媒體的暴力陳述特質

電視暴力可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和情境呈現。暴力行為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惡棍所執行的;行使暴力者可能受到獎賞,也可能受到懲罰;暴力受害人可能沒受到很大的傷害,也可能身陷於極大的痛苦。這種種不同的描述方式和情境就是暴力的陳述特質。

研究顯示,暴力陳述特質影響閱聽人對暴力行為的解讀,也影響閱聽人對暴力行為可能採取的反應(Comstock & Paik, 1991; Gunter, 1994)。

由於,閱聽人用陳述特質來建構暴力的意義,因此,檢視閱聽人如何處理陳述特質所隱含的暗示訊息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模仿作用、解禁作用和減敏感作用等,不同的暴力陳述特質決定媒體暴力對閱聽人產生何種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

康姆斯達克與史采斯伯格(Comstock & Strasburger, 1993)分析近 30 年來、

1000 篇以上的研究論文,指出觀看電視暴力的影響包括,助長兒童的反社會行

為和攻擊行為、降低對暴力行為的敏感度、使兒童變得喜愛暴力以及愈來愈覺得

生活在冷漠和危險中。根據他們的分析,電視暴力如果包含以下的陳述特質,對

閱聽人的影響更大。這些特質為:

一、有效性efficacy):描述暴力可以達成所預期的社會、物質、心理

方面的獎賞。

二、常態性normativeness):描述暴力廣泛的被大眾接受。

三、適當性pertinence):描述使用暴力者所處的環境和觀看者一樣。

四、感受性susceptibility):描述暴力的情境使閱聽人覺得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