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討論法在輔導活動課程的運用(下載DOC檔)

壹、前言

        在輔導活動課程的實施經驗中,其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讓人感到很靈活,針

對不同的主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適切地達到其教學目標。以往在設計

輔導活動課程方案的時候,常會先設定認知目標、情意目標、技能目標,為了

要更直接地達成不同類型的目標,所使用的方法會略有不同。例如,在認知層

面常使用講述法、啟發法;在情意層面常使用價值澄清法、角色扮演等;在技

能層面常使用練習或發表法等。雖然任何方法都可能達成某種程度的各類目

標,但習慣上仍會針對不同目標的重點來選擇不同的策略。

        然而有一些教學的技術比較不分目標類型,在運用的同時已跳脫侷限,重

點放在課程進行的連串,如引起動機、發問的技巧、媒體的運用、討論的技巧

等。其中討論法的運用會依課程內容所需,採不同類型的發揮,所以針對「討

論法」的內涵與實施需作進一步的認識。

貳、討論法的探討

一、討論法的定義與重要性

        討論法是以學生為互動主體,教師盡量避免干涉,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

討論的方式進行,以達成教學的目標,這是教室內常使用的教學技術之一。學

Gall1987)曾界定「討論」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為了達成某種教學

目標,透過言語表達,傾聽對方和觀察手勢表情等的過程,彼此溝通意見」

(引自張新仁,民83,頁313)。從這個定義上可以看到,討論一定是兩人以

上的互動,透過語言的傳達,針對某個議題進行意見上的溝通。能溝通出什麼

東西,有時也不在老師的預期範圍內,故討論法是以學生個人的生活經驗為出

發點,透過彼此的傳達溝通,在過程中交流學習並整理學習成果,這些成果可

能是對某些問題獲得解決或觀念的建立。

  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能目的性的給予所需知識或解決問題外,對於人際互

動間的學習成長亦不容忽視,尤其是個人自主性的表現行為對自己與他人的影

響。為了擴大早期對教育功能侷限於人力資本(早期社會學結構功能論者對教育

功能僅偏向人力資本的培養,即以提升個人能力,取得社會工作及地位為目

的。)與文化資本(社會學衝突論者則僅支持教育本身是一種文化資本,例如語

言、習慣、風俗的習得。)的說法,Musoal提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網絡理

念,鼓勵不同互動者間的互動,從師生、同儕間的互動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教育

功能(引自楊智穎,民88) 。的確,有關人際互動的學習有時更有效應付社會

適應的需求,相對於傳統常用的講述法,討論教學法的使用,便更直接支持這

樣的教育理念;而且更符合教改中的「小班教學精神計畫」,例如「尊重學生

個別差異,提供適性教育機會」、「改善班級師生互動關係」、「提高教師教

學品質」等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配合整體教學設計,適時地使用討論

法,必能增加些許特定的功能。

二、討論法的功能

        討論法究竟有哪些功能?在實施討論法的過程中,有一些被肯定的附加價

值需被重視,除了有教學結果的呈現,還包括教學過程中透過互動對師生的影

響與收穫。

(一)呈現教學結果

       運用討論法的前提通常是教師針對某個主題作發展,請同學從討論的過程

中,將彼此的意見切磋,去蕪存菁,提供整合後的成果,並發表與他人共享。

這個部分的分享讓教學目標有具體的結果呈現。例如,各小組討論正負向情緒

對個人生活的影響,經意見提供、斟酌篩選後,整理出相關的答案與其他組分

享。

(二)  增進邏輯思考能力

        每個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盡相同,在聆聽別人分享的過程中,廣泛地收集

相關議題的可能想法,從這些想法中釐清可能脈絡,進而做深度的比較與反

駁。比較與反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課堂上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但只要這些意

見是在同一主題下發展出來的,這種因觀點不同所導致的認知衝突在討論法的

實施過程中是受到鼓勵的。

        在整理出有效意見前,通常需針對主題作全面性的思考。個人若單獨思

考,容易陷入垂直式的思考模式;若能藉由他人的意見分享,擴展自己在這個

主題下的視野,就比較容易進入水平式的思考模式(王千倖,民85)。藉由討

論,在眾多意見中,融合水平思考與垂直思考的內容,經分析、理解後,較能

呈現出具邏輯判斷的結論。所以討論法對學生邏輯思考能力的增進有很大的幫

助。

(三)  訓練溝通能力

        討論的過程中一定需要彼此的口語表達。在彼此口語交流的過程中,使學

生的概念藉著口頭形式更主觀化(張世忠,民86)。透過主觀化的個人意見通

常表達出自己的立場,表達口吻中透露的堅持與情緒以及內容上是否能舉出相

關的例子,容易影響他人是否支持自己的論點。如何讓他人理解自己提出的意

見?他人沒有提出的意見,如何提出並傳達給他人明瞭、接受?不認同他人的

意見時,如何提出反駁意見?在不甚成熟的結論中,如何增加有建設性的意

見?上述種種有關溝通的問題,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可藉由模仿同學的表

現、實際試驗等機會,訓練個人溝通能力。

(四)  累積人際互動的學習經驗

        從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李祖壽,民70)。這個部分的功能對

輔導活動課程來說相當的重要,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無法以知識衡量的學

問。在師生或同儕間的對談中,尊重他人的觀點需從實際體驗中才能領會其價

值。討論是需要將意見公開評論,私底下傳達意見並不能促進團體的進步,所

以為了讓團體發揮功效,會將分享變成人際互動的習慣,而這習慣就是在累積

合作的學習經驗。

(五)  轉為主動的學習歷程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極大的自主權去表達他們的感受(張世忠,

86),這顛覆傳統上“老師說學生聽”的學習歷程。學生會為了要獲得較

佳的成績或較多的肯定,常需要作多一些的準備,只要學生有這小小的自學動

力,整個教學過程會較活潑、有動力。通常學生所表達之意見與個人生活脈絡

發生的經驗容易連結,尤其以屬於青少年次文化的語言出發,在貼近學生生活

經驗的討論中,更容易激發彼此的靈感,讓學生想要主動投入。學生能主動參

與課程,多半也和學習氣氛有關。

        課程中為完成某一任務或解決某項問題,使得學習的活動成為有目的性的

活動,學生在這討論的過程中,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比較濃厚(李祖壽,民70

陳峰津,民82;張新仁,民83;洪美慧,民89)。看到同學的參與,增加學生

學習的興趣,整個討論的氣氛也會跟著熱絡起來,這個過程就容易達到輔導活

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精神。

(六)  評量學生學習成果

        透過學生討論,教師可以評量學生了解教材的程度。因為學生要將自己蒐

集的資料或教師之前傳授的知識,經融會貫通後才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藉

此和其他同學溝通、分享。無論是小組分享或全班分享,都可以約略看出學生

理解與課程目標相關知識的程度,這樣的評量方式比較能傳達學生達成認知、

情意、技能目標的狀況,有時比紙筆測驗更具效度。

        綜合以上所述,運用討論法於輔導活動課程中,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能

力,勇於在團體中說出自己的想法,累積成功的溝通經驗;並能在過程中培養

團隊精神與合作學習的態度;進而有效鼓舞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的歷程中

化被動為主動,充實學習的內涵。

三、討論法在輔導活動上的運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討論法期待學生的自發性被激發出來,但這相對地會

需要多一些時間來醞釀與連結。一般說來,討論法若和其他教學方法能搭配應

用會比較理想(李祖壽,民70)。所以運用討論法於輔導活動的課程上,除了

特定需求外(如辯論),一般上需要與其他的教學方法穿插使用,才能將課程

活動發揮得淋漓盡致。

        單就討論法在輔導活動上的運用,可從教學法這廣泛的範疇內去談,也可

從創意思考的策略下來看。以討論法的精神所延伸出來的形式有許多種,如六

六討論法、腦力激盪法、二四八討論法、三三兩兩討論法等,每種形式都有其

適用狀況。下表整理出各類型的討論法在輔導活動課程上之運用方式。

種類

方法

意涵

實施原則

全體討論

 

座談會

全班學生針對一項共同選定的問題一起討論,尋求解決方法、搜尋意見或分享看法。

視需要由教師或推舉某學生為主席,領導大家針對同一主題提供意見、進行討論。

辯論法

就引起爭論的主題來辯論,提出正反兩面不同的意見。

將不同立場或意見之學生分成兩大組,在一定的規則或程序下,以有條理、有系統的言詞,彼此陳述立論和反駁。

小組討論

腦力激盪法

期望學生表現高水準的創造力,藉以產出大量構想來完成工作任務。

選擇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將學生分為5~6人小組,遵守不批評的原則,由小組主持人鼓勵大家發言,並依票選挑出最好的一些想法。

六六討論法

針對學生有興趣且稍有爭議性的題目,分小組在短時間內表達個人意見,並歸納出較一致的說法。

學生分成六人一組,每人發表一分鐘,故進行小組討論共六分鐘。接下來各小組綜合報告約2分鐘,最後教師亦利用2~3分鐘作歸納總結。

三三兩兩討論法

讓學生就研討的問題,進行較深入的討論、分析及分享。

每兩人或三人自由組成一組,在三分鐘中限時內,就討論的主題,互相交流意見及分享。三分鐘後,再回到團體中作匯報。

二四八討論法

進階性地經過少數人到多數人深思熟慮,以便讓討論的意見更具代表性、去蕪存菁。

先兩人一組討論,得到意見後再和另兩人一塊討論,最後再與另四人小組討論,以得到結論。

四、討論法的一般使用流程與注意事項

(一)一般使用流程

        為了要有效地達到增進學生學習興趣,進行討論法的第一步應先擬定有創

意的討論主題,以引起學生熱絡的討論。第二步會應指定的主題需求,將學生

進行分組,隨著討論類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小組人數,並布置適當的教室情

境;若討論的方式為全體討論,則不需分組,可跳過此步驟。第三步就進入討

論法的主體共同討論,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自由發言,培養邏輯思考及批

判溝通的能力。討論過程中若有需要,小組可分派紀錄、報告、主持、管秩序

等工作,各司其職,以達到團體合作的目的;老師則從旁指導,讓討論方向不

至於離題。等討論告一段落則進到第四步,由有意願的同學或各組代表報告討

論結果,可透過口頭或書面(海報、小白板)方式分享,若有補充意見,可適

時提出再討論。最後,則由老師將整個討論結果作一統整說明。故討論法的一

般使用流程簡單如下所示:

 

 

 

 

      從教師擬定主題開始,運用分組技巧將學生適當分組,由小組成員進行共

同討論,討論到一段落,則由同學進行報告、分享;若報告的內容有其他意

見,可在回到前一個階段再度進行小組討論,然後再次分享、報告;最後由

教師統整說明。

(一)注意事項

      1.      引起討論動機:在使用討論法的時候,需特別引起同學討論的興趣。因

            為討論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沒興趣討論,則會淪為老師在唱獨腳戲,

            一片冷場。而且學生對討論主題有興趣,才可激勵學生思考,亦可避免

            學生在活動中流於聊天、嬉鬧。

      2.      準備充足時間:討論法需要一段長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分析,所以編擬

            討論活動時,在時間的拿捏上應有充足的彈性運用。

      3.      隨時給予鼓勵:在討論活動中,有些學生因為過於沈默或害怕講錯話,

            對發言望之卻步,所以教師在過程中應巡視各組發言狀況,隨時引導思

            考方向並鼓勵表達出來。不要使得學生發言權極端發展,即愛講話的拼

            命講,講到別人都沒有發言的機會,或是沈默的永遠不發一語,這樣就

            無法充分發揮分組討論的功效。

      4.      適時控制秩序:通常可在討論前和同學針對秩序問題約法三章。因討論

            過程會隨著氣氛的熱絡越來越大聲,有時會影響其他組的討論,所以教

            師適時針對秩序問題提醒大家要輕聲細語。

 參、輔導活動方案範例

單元名稱

情緒捕手

適用年級

國三上

適用人數

36

方案參考

國中輔導活動(仁林版)第五冊

單元時間

45分鐘

單元目標

1.      學習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2.      學習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3.      學習自我克制衝動和延遲滿足

討論法

運用流程

 

 

文字方塊: 發  展  活  動

 

 

 

 

 

 

 

活動目標

活動內容

時間

補充說明

 

 

 

一、課前準備

      1.學生分組排成適合小組討論的座位。

二、引起動機

      1.教師引言:情緒是什麼?

      2.教師引導說明人與情緒的關係;針

         對可能引發情緒的生活事件舉例,

         寫在黑板上,作為發展活動的伏

         筆。

三、發展活動

(一)情緒交流站小組溝通

1.      請學生自尋兩人一組,針對黑板上的舉例情境,在一分鐘內,提出個人的觀點與對方溝通分享彼此的想法。一分鐘後再找另一小組,形成四人小組溝通分享。

2.      回到大團體中分享,請學生自由報告由小組溝通中,是否獲得啟示,或印象深刻的。

3.      教師綜合學生報告的內容,並歸納整理。

(二)情緒傳送站分組辯論

1.      教師請同學思考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時是否應該直接表達出來?

2.      學生分兩組進行辯論賽。一方為贊成把情緒表達出來,另一方為贊成把情緒隱藏起來。辯論前先預留5分鐘讓組員思考理由。

3.      教師綜合學生報告的內容,並歸納整理如何適當的管理情緒。

(三)情緒管理站分組討論

1.      教師說明:請同學回憶過去曾經讓自己印象深刻,有關引起情緒激動的事情,當時的感受如何?如何處理?結果如何?

2.      各組選一個取得共識的情境,討論如何有效底處理當下的情緒,透過報告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現出來。

3.      教師歸納整理學生的看法,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情緒用適當的人表達出來,是優秀情緒捕手的表現。

四、綜合活動

1.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過程中的體會,自由發表所學心得感言。

2.      教師引導學生填寫自我評鑑表並給予回饋。

3.      教師鼓勵學生將所學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3

 

 

 

 

 

10

 

 

 

 

 

  

 

 

15

 

 

 

  

 

 

15

 

 

 

 

 

 

  

 

 

2

 

 

 

 

 

 

 

 

 

1.兩人一組可隨機找人就近找尋即可不限男女。

2.教師應鼓勵學生儘量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給予批評或指導。

 

 

1.兩組大團體式的辯論,不必依照正式的辯論規則,可由學生自由發言,發言就可得分,累計得分高之一方獲勝。

 

肆、結語

     運用討論法其實需要許多的彈性與隨機應變。要注意討論主題所釋放的空

間,太難或太侷限都無法引導學生認真進入討論階段。任何一項教學法都需經

驗的累積,只要運作幾回,討論法並非想像中的那樣艱困,善用討論法將使輔

導活動課程進行得更紮實、更有成就! 

伍、參考書目

王千倖(民85)。有效的小組討論教學。師友35344-49

李祖壽(民70)。教學原理與教法。台北市:大洋。

洪美慧(民89)。「討論教學」是輔導靈丹。諮商與輔導17844-45

孫邦正(民64)。課程教材教法通論。台北市:正中書局。

張世忠(民86)。討論教學的技巧與發現。科學教育(師大)2052-8

張新仁(民83)。討論的技巧。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313-327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峰津(民82)。教育方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智穎(民88)。討論教學法在班級教學上的應用。班級經營43),66-70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