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幻想技術在輔導活動上的應用(下載DOC檔)

壹、前言

        人生活在世上,常被要求要面對現實,在面對現實的當下,人也開始為自

己設限,這一限,就限制了許多想像及希望的空間,因而扼殺了許多的可能,

相反的,不易被現狀侷限,擁有豐富想像力的人,比許多有更大的生活空間,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他比別人貧乏,但在想像的世界中,他可以滿足自己,並獲

得心靈上的平靜,這就是古人所言:「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

        人應該多發揮想像力,並不是指人要不切實際,而是鼓勵人偶爾作作白日

夢讓禁錮的心靈活動一下,在這自由的空間中,人往往會為自己找到無限的資

源。

貳、理論基礎

        既然幻想能幫助新資源的產生,如果將幻想當成一門技術應用在助人上,

會是怎麼樣的情形,接下來我們就先來探討幻想技術使用的背景:

        幻想技術又稱為引導式幻想,屬於心像療法的一種,如果從心像的理論來

探討,這種技術最早的應用出現於1938年的Frenchman Desoille,當時稱為誘導

心像法,1960年代各種心理門派大興後,各個學派廣泛將幻想應用在治療之

中,如心理分析學派的FreudJung,完形學派的Perls,以及心裡綜合學派的

Assagioli,都使用幻想技術於其中,另外,從社會學習論來看,內隱模仿也是

一種心像過程(劉念肯,民88)。

        「除了這些以心裡動力為理論基礎的學派之外,以外顯行為作為治療目標

的行為學派(Wolpe,1982)也常用法,長久以來,美國的民間心理機構採用幻

想技術治療失眠、壓力、憂鬱、克服害羞,甚至用來控制體重、戒煙。」(金

樹人,民86,頁186     

        Desoille至今,幻想技術已被廣為使用,但使用範圍主要在醫院及心理機

構,對象也以成人為主。

參、在團體輔導上的應用以生涯幻遊為主

        幻想技術能否應用在更廣的範圍,如國中學生的輔導活動之中,從資料中

可知國內對幻想的研究主要放在教學、特教、運動員方面(劉念肯,民88),

在諮商領域中的研究為數極少,但應用極廣,而在輔導領域中,幻想技術則多

應用在生涯輔導的生涯幻遊活動之中。

        何時開始將幻想技術與生涯輔導結合,可追溯到1950Kline Schneck

先將幻想技術應用在職業輔導上,到了1970年代,Holland等人開始將此法應用

在生涯發展或生涯諮商上(金樹人,民86)。

        近年來,台灣也有研究者將幻想應用在對學生及成人的生涯及生活輔導

上,但為數有限,特別是將幻想技術應用在輔導學生的更是寥寥可數,以國中

而言,生涯幻遊的課程極為有限,以目前國中使用的輔導教科書來看,經常被

使用的南一版、康軒版、仁林版都沒有生涯幻遊的活動,吳耀明(民88)就其

對小學生態的觀察,他認為幻遊活動之所以不受歡迎,可能是因為「幻遊」這

一類的名詞讓人有不適當的負面連結,但他也提出可喜的是,近年來,許多老

師將幻想的活動易名為「想像遊戲」或「創造思考活動」,慢慢提升了接受

度,也從實際操作後證實幻想技術對降低國小學童害怕、緊張、考試焦慮,以

及抑制偏差行為,避免情緒障礙,發展較佳的自我概念上是有幫助的。另外,

吳耀明也發現當幻想技術伴隨班級與團體活動來使用時,可用來增進自我覺

察、引發自我開放與刺激創造力。

       從多年教學經驗可知,國中生正值作夢的年齡,如果善加利用他們這項愛

幻想特質,實行於生涯以及其他方面的輔導上,激盪出的效果是令人期待的,

也希望日後國內能有多點應用幻想於國中生的研究。

肆、實施步驟與限制

若要實行幻想技術,應如何實施,實施時的限制又是如何呢?

        金樹人(民86)將實行幻想技術的步驟分為:引導、放鬆、幻遊、歸返、

討論,吳耀明(民88)將之分為:誘導、鬆弛、幻遊、再定位、推演,邱獻輝

(民88)則將之分成治療原理的簡述、當事人意象能力的考核、意象練習和鬆

弛訓練、問題情境的解決、追蹤與家庭作業,證諸內容,其實是一樣的,所以

接下來就以金樹人教授的定義,簡述各步驟的工作內容:

一、引導:在這個階段,一方面要讓受試者瞭解幻想技術的梗概,另一方面是

                    讓諮商師試探此法是否適用於現在的對象。

二、放鬆:放鬆的目的,是讓受輔者的身心狀態在諮商員的引導下,進入一種

                    安適、平靜、放鬆的境界,才能讓心像遨翔乎杳冥之上。

三、幻遊:分成靜默式與交談式兩種。靜默式幻遊是緊跟著放鬆而來,此時受

                    輔者或團體成員是在一種身心鬆弛的狀態,隨著諮商員清緩低柔的

                    語調,引導受輔者進入冥想的情境。交談式幻遊則類似於諮商情境

                    中的對談,實施之前如果受輔者的思緒、心情都相當平穩,可以不

                    必進行放鬆練習。

四、歸返:讓當事人重新回到此時此地的現場。

五、討論:由諮商員提供一個支持性的氣氛,讓參與者將幻遊中的經驗及印象

                    詳細的披瀝出來(金樹人,民86)。

        在實行時,每個步驟都要確實執行,方能保障受輔者權益,另外需承認這

門技術有其侷限,並非適用於每個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最近曾經經歷過重大

事件的受傷者都不適宜使用。

伍、我對幻遊的看法

     幻想技術的使用除需注意對象外,就我個人經驗,在國中使用時,還需特

別注意幾點,由於國中生正面臨幻想的年紀,在實行時一定要將指導語講清

楚,雖是想像力的引發,但仍要聚焦於主題,避免學生任意亂想,另外,要確

實收尾,將學生拉回此時此地的環境,而非不負責任的將學生留在想像的世界

中,另外,之後的討論,並非讓學生隨意發表,而是要透過體驗來讓學生在過

程中找到啟發,試著為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之道,至於學生若不易進入狀況,

放點清柔的音樂,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陸、結論

        在茫茫人海中,個人有如滄海之一粟,人之所以能偉大,往往是因為他有

夢想,可惜在我們的教育中,幻想是不被鼓勵的,所以許多的夢想就這樣被埋

藏,被壓抑,特別是在國中這個年紀,愛作夢,又不切實際,如果能在課程中

偶爾使用幻想技術,除可增加趣味,也可讓學生從過程中滿足想像的需求,並

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目前在國中,幻想技術主要於生涯輔導上,尚未見到應用於生活及學習輔

導部分的文章,參考吳耀明(民88)應用於國小生活輔導的作法,國中生應也

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最後,引用歷史時間軸的概念,我認為幻想技術可說是過去現在及未來的

連結,透過它,我們可在過去的基礎之上,馳乘於未來,並從現在修正自己,

讓自己往未來邁進。

柒、參考書目:

金樹人(民86生涯輔導與諮商,台北市:東華。

吳耀明(民88)。引導式幻遊在國小學童輔導上的實施與運用。諮商與輔導16215-18

吳耀明(民88)。想像遊戲-引導式幻遊在輔導上的運用。師友6182-86

邱獻輝 (民88)。引導式意象法理論初探。諮商與輔導1628-14

劉念肯(民88)。心像療法的理論與實施。諮商與輔導1622-7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