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我是誰,徐老師

 


活動名稱:我是誰,徐老師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4級麥如喬

 

 

一、適用對象國中一年級上學期

二、實施要項:在教室,45分鐘,35人

三、單元目標:

1.認真看清自己的模樣,了解一部分自己-屬於外在的自己。

2.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外表差異,找出共同點和相異點。

3.看出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何不同。

、團體輔導方案

(一)方案一

  1.方案名稱:我是誰,徐老師-畫我,話我

  2.理論基礎:

這個方案本身是先從較基礎的自我開始探索,先從外表來看自己,想必很多人往往都忽視了自己的外表,直接看到的是個性上的差異,可是卻也知道外表亦是人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加以忽視。

(1)根據艾瑞克遜(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所提到的,青少年時期是形成自我認定的關鍵期(張春興,1991),青少年常在此階段會對自我產生困惑感,在這個階段發展成功與否將形成往後青少年是自我認定,也就是對自我產生信心,認清自己,進而愛自己,或者是角色混淆,對未來沒有目標與方向,對自我將無法形成認同感,所以對於這個階段,應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增加自我認同和自尊,讓學生了解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才不致因為比較的心理而產生自尊的偏差。

(2)自我概念本身分成軀體我、社會我和心理我(郭為藩,民61),其中軀體我是指對自己的軀體及其生理需要的認定。

(3)精神學家佛洛姆說:「青年期最重要的課題是尋找和確立一個自我影像。」自我影像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包括: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能做什麼?我在做什麼?•••等。每個人都在做這樣的自我追尋,希望勾繪出一個清楚、明朗、積極的自我畫像。自我是多方面的:「我健康嗎?」這是生理的自我;「我行不行?」「我能不能?」這是智能的自我:「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是興趣的自我;「我很穩定還是很神經質?」這是情緒的自我;「我該跟那些人做朋友?」「我的人緣如何?」這是社會的自我;「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價值的自我。青少年時期個人是處於一個動蕩不安的主觀世界裡,很需要尋找一個積極而穩定的自我影像,才不會迷失。(李慧貞,民90

(4)社會學家顧里(Cooley)在「鏡中自我」理論中的概念有說到,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是受到我們如何考慮他人觀察我們的方式所影響,自我的概念形成是藉由和別人交往中,從他人的反應中來體察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像、地位,而逐漸反應在個體自我概念的形成上。他人的反應就如同社會性的鏡子,青少年就藉由這面鏡子來認識自己。(萬育維、張智雅,2000

現今國中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本身對於角色認同有很大的疑惑,所以先從外表著手,讓同學先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差異,並接納自己的外表,一步一步的讓同學看到自我。

  從同學拿鏡子畫自己的時候,就是一個好好認識自己的機會,可以從鏡子中很仔細的看到自己平時看不見的地方;再來經由畫別人的過程,也可以間接觀察到同學的特徵,經由相互分享和討論,看到兩者很不一樣的差異,讓同學看到個別差異的呈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單元名稱

畫我,話我

對象

國中一年級上學期

時間

45分鐘

人數

35

地點

各班教室

資源

鏡子、鉛筆、橡皮擦、色鉛筆、皇家相紙

活動目標

1.認真看清自己的模樣,了解一部分自己-屬於外在的自己

2.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外表差異,找出共同點和相異點

3.看出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何不同

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一、準備階段

  在生活中,除了出門前照照鏡子之外,其實很少機會認真的去看自己的面貌,以及自己常有的表情,我們眼中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的影像,而不是自己;1314年來你真的都知道自己的模樣嗎?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的照鏡子了呢?平常在同學互動,你是否會注意到夥伴的一顰一笑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好好的看清楚彼此的模樣吧!

二、活動階段

1、                給同學5分鐘的時間去尋找自己最想了解或是最了解你,甚至是你一直想了解他卻始終沒有機會的人,兩兩一組,其中有一組可以三人一組來進行,找到之後,請就近找到位子坐下來。

2、                此時發下事先準備好的「皇家相紙」,並拿出之前叮嚀要帶的鏡子,試著把自己的模樣畫下來,試著畫出你所看到的每一部分,畫的越詳細越好,盡你所能可以單就上半身,能畫完全身最好,最後形成一個自己的圖像。(時時叮嚀圖像要以真時呈現,勿畫漫畫或是卡通cute版)

3、                接下來交換角色,把眼光移到自己剛才找好的夥伴身上,在自己畫像的旁邊,畫下你觀察到的他的樣子,越仔細越好,透過兩兩直接觀察,畫出真實的彼此。

4、                若在時間內畫完者,可藉由色鉛筆的修飾圖色,讓圖畫更明顯的呈現。

5、                拿出兩兩剛才「洗出來」的「照片」,互相討論,可從五官、特徵或是整體來看,具體的比較彼此的共同點或是差異點。

三、回饋與結束階段

1、回到課堂大家一起討論,鼓勵同學分享剛才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的想法或是收穫,也可以邀請自願同學上台分享彼此畫作或是各自的新發現。

2、結語

  經過剛才的活動,發現每個人都是個技術很高超的「攝影手」,可以把自己描繪的栩栩如生,也可以透過好眼力在相紙上呈現出美美或是帥氣的夥伴,有沒有發現,你們是一個剛形成的班級,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大家有著跟自己種種的不同,在這些地方上,平時的你注意到了嗎?你看到獨特的自己了嗎?你看到了與眾不同的他了嗎?無形中自己的腦袋常會有著對某人及自己的模糊印象,其實你可以選擇去讓影像漸漸清楚,不妨在生活中,多多看看自己、看看別人,關心自己、關心別人,相信一定會有很不一樣的收穫的!!

5分鐘

 

 

3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7分鐘

 

3分鐘

 

 

 

 

 掌握時間,老師可親自下去協助同學分組。

除非同學有問題,否則老師儘量不干預同學也不給予意見。

巡視同學情況,別讓場面混亂。

 

 

 

 

 

 

 

 

 

 

 

 

 

 

 

 

 

 

 

 

 

 

 

 

(二)方案二

  1.方案名稱:我是誰,徐老師-麥佬佬遊大觀園

  2.理論基礎:

利用動物,讓同學能夠較為容易描述自我意向,讓同學對於自己的特質用一個動物來代表,動物就像是意義一樣,可以幫助個人尋求認同。

1.在羅吉思(Rogers)的人格理論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概念,當個人知覺到外在世界中的事物,然後給予這些事物意義,且能夠知覺到自我,於是這些知覺與意義的整個系統便構成個人的現象場。其中個人被視為「我」、「自己」等部分便組成「自我」。而「自我」是代表著一組有組織的知覺系統,且是可覺知的。(林憲宏,民90)

2.自我的概念及其特質:自我是一種意識的、知覺的與概念化的過程,大體上包括三個部份。第一是軀體我;其次是社會我,即對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擔任角色的認定;最後是心理我。而從動態的、性質的及形勢的層次上去分析,自我也包括三個部份。第一、投射我(projective self):透過與他人的交接,設想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投身於他人的角度以反觀自己的結果。第二、現象我(phenomenal self):透過個人主觀的知覺領域是『自我知覺』的自我。也就是「主觀我」(subjective self)第三、理想我(ideal self):透過主觀的設想,構設個人所預達成的圓滿影像,成為個人決定行動的參照架構,希望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一個人,實現怎樣一個人生境界。理想我與現象我愈接近,或是理想我是由現象我為基礎發展而得者,個人的適應將愈好,生活也越幸福。﹝郭為藩,民61﹞

  藉由和同學的交流互動,可以看到「投射我」的部分,藉由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不僅可以和自己做比較,而且可以從中見賢思齊,使自己的人格能更為健全。

單元名稱

麥佬佬遊大觀園

對象

國中一年級上學期

時間

45分鐘

人數

35

地點

各班教室

資源

音樂(Mickey 繽紛四季 第一首 春天的氣息)、CD PLAYER

活動目標

1.藉由動物方式的呈現,讓同學更了解自己,也了解別人。

2.多看看其他人的特質,可以見賢思齊。

3.比較自己眼中和他人眼中的自己的差異。

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一、準備階段

  從小到大,應該有過逛動物園或是看過很多種不管是在書籍上或是電視上的動物的經驗,其實每一種動物都有著屬於牠很不一樣的特色,而讓我們印象深刻。像是分成草食性、肉食性、雜食性等,這是最容易讓人去辨識的;但像我們會用黃鶯出谷來形容歌聲好聽,而不會用麻雀,這就是黃鶯的特色了,屬於黃鶯的個人特色,也是比較有別於其他人或是比較難以被發覺的。接下來老師將進行一個活動,期望同學們能在這個活動中盡情的想像,一起進入動物的世界中。

二、活動階段

1.請同學閉上眼睛,老師將放一段有關大自然生態的音樂(Mickey 繽紛四季 第一首 春天的氣息),裡頭充滿了許多動物的叫聲,儼然自己置身於森林般,讓同學試著去找出在個性上、特質或是想法上最能代表自己的動物,不用怕和同學重複,以最能夠代表自己即可,決定好之後,漸漸的睜開雙眼,等待仍在決定的同學,等到大部分的同學都已經決定好之後,將音樂漸漸的轉低音量,活動即將開始。

2.每位同學想像自己就是某種動物,用「動物」的方式在教室裡不拘束的走著,當遇到你想了解的「動物」時,便停下腳步,並用「動物的方式」進行「交流」。

3.交流是指雙方先互看十秒,彼此都有了一個默契之後,由一方先用「動物」的方式(人語)說:「你好,我是***,我是**的人,我覺得你是**的人,所以我想跟你說***」,說完之後換另一方依相同方式進行。

4.活動結束之後,讓相同種類的動物的同學聚在一起彼此分享討論這中間的想法,也讓種類較少的同學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與眾不同。

三、回饋與結束階段

1.分享:請同一群種類的「動物」,分享彼此看到的共同點,也請較不一樣的「動物」說說自己與別人獨特的地方,讓其他同學比較這其中的差異。

2.平常別人是怎樣說自己的呢?自己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和別人認為的差異很大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或是發生雷同的情形呢?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一部分,只是自己不曾或是很難去發覺,往往被看到的都是比較外顯的部分,試著去多看看自己,你將會發現,其實自己是很可愛的,有一面你始終沒有發覺得自己唷!平時也可以藉著多多關心、了解他人,來發現自己與他人很不一樣的一面,同學間互相學習彼此的優點,相信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5分鐘

 

 

 

30分鐘

5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5分鐘

 

5分鐘

上課前先把教室桌椅清空。

這是很重要的引導,故要注意班上氣氛和情緒的控制。

 

 

老師可以下台隨意走動,也可以隨著音樂適時的說個情境故事,幫助同學走進想像的世界。

音樂漸緩,當成活動的背景音樂。

控制場面,不嬉鬧,動物方式是指綿羊的「溫柔」、老虎的「凶暴」等。

 

 

 

最好讓每一個團體的同學派人發言,較能看到全面。

指派家庭作業:期望同學在往後的生活中能多多觀察自己和同學的不同,去了解這其中的奧秘。

 

 

 

 

 

 

 

 

 

 

 

 

 

 

 

 

 

 

 

 

 

 

 

 

 

 

 

(三)方案

  1.方案名稱:我是誰,徐老師-我的魔鏡會說話

  2.理論基礎:

經過前兩個單元,想必同學對自己和同學有比從前更近一步的了解,而在這次的活動中算是個總回饋和總整理,以下是其理論基礎:

1.自我是多方面的:「我健康嗎?」這是生理的自我;「我行不行?」「我能不能?」這是智能的自我:「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是興趣的自我;「我很穩定還是很神經質?」這是情緒的自我;「我該跟那些人做朋友?」「我的人緣如何?」這是社會的自我;「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價值的自我。青少年時期個人是處於一個動蕩不安的主觀世界裡,很須要尋找一個積極而穩定的自我影像,才不會迷失。(李慧貞,民89

2.艾瑞克遜(Erikson)的人生八個發展階段中,認為青少年期的發展危機主要是與其辨識,認定或認同有關,如果個人對自已的了解深刻,知道個人應扮演的角色,並知道人生的意義與方向,將有助於個人價值體系的形成,不致產生迷失或產生混淆,所以在輔導工作上,要肯定青少年的價值與接納他們的角色,使之能建立自己的身份感與自我信心,如此青少年就容易去克服心理社會危機,能順利往下一個階段發展。依照艾力克遜的看法,有效協助青少年正常發展最主要仍在於:協助他們找尋自我,應付危機。(李慧貞,民89

3.自我統合,是艾瑞克遜青年心理理論的重點之一,自我統合是一種個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故而其意義可解釋為自我統合感,也簡稱統合或統合感。自我統合是青年期心理發展的中心主題。(林憲宏,民89

  藉由同學們的回饋,讓同學自己能對自己做個檢核,統合一個自我,進而讓同學在班上能夠有好的適應與發展。

單元名稱

我的魔鏡說話了

對象

國中一年級上學期

時間

45分鐘

人數

35

地點

各班教室

資源

討論單(後母的話兒)、音響、一起走過的CD(孫燕姿)、歌詞

活動目標

1.經過前兩個單元體驗之後,看到同學給予自己的總回饋。

2.讓同學知道整個班級是由不同特質所組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習把自己做好,進而愛自己,愛大家。

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一、準備階段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聽過魔鏡的故事,對後母而言,魔鏡總是扮演著真誠的角色,總是照應出最真實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你有魔鏡嗎?你知道自己在魔鏡的眼裡是怎樣的嗎?

二、活動階段

1.      將同學就近分成5大組,並發下一人一張"後母的話",把自己想像成魔鏡,請同學真實且具體的寫下每一點。

2.      給同學10分鐘的時間寫完這張討論單,在過程中,同學可以回想這兩個禮拜來的點點滴滴,以及私下對同學的觀察,十分真實且具體的完成。

3.      回到課堂,老師針對討論單一點一點聽取同學的想法,例如,大家認為世界上最熱心助人的是***,並去比較為何每個人有相同答案卻有不同的成因,且直接給予當事人回饋。

4.      讓同學有時間去告訴想要給予回饋的同學,可以握彼此的手,也可以給彼此一個擁抱,不限任何表達的方式。

三、回饋與結束階段

1.                放一首孫燕姿的一起走到,發下歌詞,大家一起齊聲高唱,並在歌曲唱最後一次副歌時,進行結語。

2.                結語:大家都是剛升上國一的毛頭小子,或許對於自己感到很徬徨,突然遇到了這麼多來自各地不同的同學,開始對於原本的自己產生了疑惑甚至是焦慮,究竟哪個才是真正對的人呢?其實這是沒有所謂對錯的,每個人都是實實在在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別差異,真正重要的是要學著認清自己的特質,愛自己,做自己。大家都是這個班上的一份子,這個班級是由每個不同特質的同學所一起形成的,不管裡頭有活潑的、文靜的、害羞的、外放的,不管是什麼都好,這就是我們這一班,期待往後的大家都可以互相關心以增進彼此了解,一起迎向往後美好的未來兩年。

 

 

5分鐘

 

 3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4分鐘

 

6分鐘

在課前將桌椅擺成5大組,方便大家看到黑板。

 

 

在同學填寫的同時,老師可以把海報(後母的話兒)掛上。

 

 

 

 

 

 

 

此時音樂仍輕聲放著,可以讓同學互相牽著手,彼此打氣。

 

 

 

 

 

 

 

 

 

 

 

 

 

 

 

 

 

 

 

 

、附件

附件一彰師皇家高級相紙
 

 

 

 

 

我是誰:_____

個性寫真:

 

我是誰:_____

個性寫真:

 

 

 

 

 

 

 

 

 

 

 

 

 

 

 

 

 

 

 

 

 

 

 

 

 

 

 

 

 

 

 

 

 

 

 

 

 

 

 

 

 

 

 

 

BY小麥兒高級製作

 

附件二

後母的話兒...
 

 

 

哈哈..我是掌有魔鏡的後母..只要我一施魔法..就可以看到一切真相..

例如: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貼心的人是麥如喬;因為她總能製造小驚喜帶給人很多快樂,想到很多小細節,給人溫暖的感覺。

1.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熱心助人的是____;因為__________

2.魔鏡阿魔鏡,世界上心思最細密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3.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平易近人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4.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像傻大姐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5.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有男子氣概的是___;因為__________

6.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認真負責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7.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像陽光甜姐兒的是___;因為_________

8.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可靠的人是_____;因為__________

9.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會照顧別人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

10.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_

11.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我;因為__________

12.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我;因為__________

13.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我;因為__________

14.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15.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16.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17.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18.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19.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20.魔鏡阿魔鏡,世界上最___的人是___;因為__________

BY魔鏡不騙人製作

 

附件三

一起走到
 
:李迪文  詞:梁文福 唱:孫燕姿
 
是否還記得  從前美麗的天色
那時天很藍  我們的未來都在不遠地方晴朗著
 
一切都變了  生命不只是快樂
濃濃黑霧  籠罩我們  暴風雨就要來了
 
但誰說不能  肩併著肩  站穩
我們用心和用愛  創造  讓新的世界誕生
 
在我心中我知道  這是永恆的長跑
好不容易  來到這裡
明天還要追更多榮耀
把自己角色扮演好  全力以赴每一秒
和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
向著目標  手牽手  一起走到
 
這又是起點  我們有一樣心願
當我們團結  狂風巨浪也不能阻擋我們走向前
 
誰害怕改變  只要緊握著信念
心中有夢  沒有遙遠  跨出去就在瞬間
但誰說不能  肩併著肩  站穩

我們用心和用愛  創造  讓新的世界誕生

 

參考文獻:

1.張春興(民國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2.李慧貞(民國89年)。「我貼、我貼、我貼貼貼」、「優點包打聽」自我認識。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http://guidance.heart.net.tw/

3.林憲宏(民國89)。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談自我的認識。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http://guidance.heart.net.tw/

4.萬育維、張智雅(2000)。青少年的「鏡中自我」──從偶像崇拜談起。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hef/151.shtml